首頁歷史 > 正文

科普 | 鳥中“狠角色”——烏鴉

2021-10-24由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 發表于 歷史

烏鴉

鳥中“狠角色”

如果問在城市中有什麼黑色的鳥,那麼相當多的讀者都會脫口而出:烏鴉!的確在北京分佈的十幾種鴉科鳥中至少有四種是常見的黑色型烏鴉,它們全身烏黑,叢集活動,有獨特的社會性。烏鴉還是機會主義者,在尋覓食物和防禦天敵時還善於團隊合作協同配合,甚至對很多大型猛禽也敢騷擾和戲弄,滿身烏黑更顯“狠人兒”氣質,下面就介紹北京常見的四種黑色型的鴉科鳥。

適應城市的大嘴烏鴉和小嘴烏鴉

大嘴烏鴉

Corvus macrorhynchos

在北京是常見的烏鴉之一

,它們體長57公分,是粗壯的中大型烏鴉,它們的頭部和喙從側面看非常粗厚,又被稱為厚嘴烏鴉。而且額頭與喙基部呈現直角形。冬天死去的動物、死魚和猛禽丟棄的獵物都是它們容易獲得的食物,正是這隻粗壯的厚嘴讓它們成為啄食動物屍體的行家,即使是嚴寒的冬季,凍得堅硬的屍體也會在它們厚喙的撕扯下慢慢出現破裂,一點點地被它們掏出吃掉。大嘴烏鴉還會依賴著叢集性趕走大鵟、海雕等大型猛禽,奪下它們的食物自己享用。大嘴烏鴉的叫聲為粗厚的wa、wa單音節聲。

科普 | 鳥中“狠角色”——烏鴉

動物園中活動的野生大嘴烏鴉

小嘴烏鴉

Corvus corone

體型與大嘴烏鴉相近

,體長55公分,

但是其頭部較大嘴烏鴉更小,喙形更顯尖細

,這也讓它們得名細嘴鴉的別稱。小嘴烏鴉在鳴叫時多顫音,較大嘴烏鴉的wa、wa的叫聲長度略長。小嘴烏鴉雖然體型不及大嘴烏鴉,但是其兇猛程度比大嘴烏鴉有過之而無不及。除了尋覓動物屍體,它們還主動攻擊有機會捕捉到的一切動物,筆者曾經在動物園中目擊過一次四隻小嘴烏鴉攻擊一隻夜鷺的幼鳥,只幾分鐘的工夫,一隻比烏鴉還大的夜鷺就被它們分食殆盡。

科普 | 鳥中“狠角色”——烏鴉

小嘴烏鴉在冰凍的河道上尋覓遊客丟棄的食物

在北京市區的公園中這兩種烏鴉比較常見,動物園也是它們喜愛的棲身之地

,因為那裡有充足的食物供應,人們丟棄的食物是它們尋覓的目標,那裡另外一個重要的食物來源是動物園中飼養的食肉動物吃不了的肉類飼料,在那裡對它們來說有真正的野外感覺。

城外生活的禿鼻烏鴉和紅嘴山鴉

在城市內部,大嘴烏鴉和小嘴烏鴉高度適應了城市生活,而禿鼻烏鴉特別是紅嘴山鴉則更青睞人少的郊區農田和山地環境

,這兩種在城市郊區的農耕地和山區的分佈活動更明顯,紅嘴山鴉則完全是山地物種,極少接近喧囂的城區。

禿鼻烏鴉

Corvus frugilegus

外形似小嘴烏鴉,但是體型比小嘴烏鴉更顯著略細長

,體長47公分,站立時翅膀長度與尾長相當,給人一種短尾的視覺感受。成年禿鼻烏鴉的上喙鼻孔周圍無鼻羽,上喙基部為灰白色,遠遠看去一片灰白。而小嘴烏鴉的亞成鳥也有鼻羽,但喙的形狀更顯錐形細長。

科普 | 鳥中“狠角色”——烏鴉

禿鼻烏鴉喜愛開闊地活動,經常在建築上停落

與大嘴、小嘴烏鴉不同,

禿鼻烏鴉更青睞城市周圍的農耕地和淺山環境,它們在喧囂的城市中心比較少見

,冬季的時候在北京城外的農田、水庫等環境中經常能看到它們的身影,它們會挖掘在植物根部休眠的昆蟲為食,也會與大嘴烏鴉、小嘴烏鴉和達烏里寒鴉一起叢集活動。

紅嘴山鴉

Pyrrhocorax pyrrhocorax

是北京地區能見到的純黑烏鴉中體型最小的一種

,它們體長37公分。紅嘴山鴉體色烏黑,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它們的紅色而細長的喙和紅色腳,它們的長喙適合在草地和耕地中翻找螻蛄、蚱蜢、金龜等昆蟲。它們分佈在我國東北至西南地區的山地環境,

在北京分佈在周圍山區,極少進入城市,所以在城區中很少看見它們的身影

科普 | 鳥中“狠角色”——烏鴉

山地間草地活動的紅嘴山鴉,草叢的昆蟲是它們喜愛的食物

紅嘴山鴉多成對生活

,繁殖期它們的巢在山崖的石洞或者裂縫中,在山區經常能看見紅嘴山鴉成對或集結成小群在高空利用氣流在山谷中飛翔嬉戲。紅嘴山鴉在幼鳥時期喙的顏色偏黃,似其近親黃嘴山鴉,但黃嘴山鴉的喙明顯較紅嘴山鴉更短粗,稍加留意並不難區分它們。

群體活動 團隊取勝

這些鴉科鳥還演化出了默契配合的團隊性

,即使不同的種類也會有叢集活動,它們會在一起覓食,一起發現天敵,一起騷擾驅趕中大型猛禽,甚至很多觀鳥愛好者在野外觀鳥時看到的猛禽都是它們幫著“發現”的。

在北京冬季可以看見的猛禽至少有十幾種,在野外的環境中這些烏鴉還會時時盯住猛禽,為彼此的安全通風報信。更有意思的是

它們可以透過觀察,針對不同的猛禽發出不同的報警聲

發現小型猛禽如紅隼、雀鷹時負責放哨的個體發出的預警聲頻率相對緩慢

,因為很多小型猛禽體型不及它們大,從力量速度上根本沒機會對它們造成任何傷害。放哨的個體好像告訴同伴:來了小型猛禽,大家注意即可!這個時候一些好事的個體甚至會追上前去一番騷擾追逐驅趕,一幅很享受的模樣。

發現飛行速度迅速的遊隼、獵隼以及兼顧速度與靈活性的蒼鷹時,它們發出的預警叫聲頻率更快,叫聲更響

,好像告訴同伴:來了更狠的角色,大家趕緊留意,小心被偷襲!通常遇見這種情況時,聽到預警聲的其他同類還會一起發出同樣的叫聲,預警的叫聲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多。這種現象既是對同伴的呼應也是對天敵的震懾,但是它們內心還是極度恐懼的,忌憚著這幾種以速度和力量見長的猛禽。

科普 | 鳥中“狠角色”——烏鴉

海雕吃魚,我來圍觀

在發現草原雕、白尾海雕等大型猛禽時,它們甚至會選擇圍觀

。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大型猛禽體型大,飛行時速度較平緩缺乏靈活度,不能做出小半徑的急轉彎,這些烏鴉體型明顯小於大型猛禽,更加靈活機動,大猛禽也都會對烏鴉的騷擾無能為力,只能選擇遠離。另外烏鴉們喜愛圍觀騷擾大型猛禽的原因是可能從它們那裡獲得食物,有大型猛禽活動的時候可能正是其捕獲獵物的時候,無論是趕走猛禽還是等它飽餐後離去都能吃到免費的食物,它們絕對不會輕易放棄這個機會。

城市內外彼此適應

在北京市區,烏鴉是常見鳥類之一

,市民對它們還是相對比較熟悉的。其實早在清代時期滿族習俗和信仰的原因並沒有把烏鴉視為不祥和陰晦的象徵,反而對其愛護有加,在關外的時候就在院落中設立索倫杆用於祭天,索倫杆頂的錫鬥中用於盛放豬的內臟和碎米供養烏鴉。入主中原後這一習俗被帶到北京,今天北京故宮博物院坤寧宮外依然可見索倫杆,只是投餵烏鴉早就停止了,但是這絲毫不影響它們生活在故宮和北京城中。

現代的北京市區伴隨著城市建設和人的活動,依然為眾多鴉科動物提供著便利條件

,冬季城市中產生的熱島效應導致市區溫度較城外偏高,市區的一些地方如北師大附近成為了烏鴉們晚上夜棲地,另外城市中比如公園人們投餵給流浪貓的食物,和遊客丟棄的食物也都給烏鴉提供了穩定的食物供應,這都是它們進入城市並在城市中長住的主要原因。

城市中生活的大嘴烏鴉和小嘴烏鴉從古代起就是適應了與人相伴的生活,早就熟悉了人類活動和人的存在,而在城市之外禿鼻烏鴉和紅嘴山鴉它們也早已適應了與人一起生活,人類在耕種生產、畜牧、生活也給它們提供著生存的便利。很多野生動物對人類的活動其實並不牴觸,相反很多的野生動物還能把人類活動對自然和環境的影響轉換成對自己有利的生存條件。

科普 | 鳥中“狠角色”——烏鴉

作者:張彤彤

編輯、校對:

魏 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