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2021-10-21由 筱寅 發表于 歷史

八九年上的初中,那時間就開始住讀,在鎮上,離家三公里左右。不過每週三中午可以回家一趟,主要是帶菜。學校有食堂,有飯菜。飯是自帶的糧食換成飯票兌換。帶的糧食主要是稻穀,印象中也帶過大米和小麥。菜是要掏錢買後換成菜票,只是很少買,主要的菜品就是蘿蔔和大白菜,不記得買過葷菜。那個時候,還有兩個哥哥在上學,家裡日子過得很緊巴。每個週日下午返校,晚上有自習課,順便帶上管到週三早上的菜。等到週三中回一次家,再直到週五下午放周假回家。

最常帶的菜就是鹹菜和蘿蔔,切成小丁或絲,用方的或圓的罐頭瓶裝,每次一樣一瓶。也帶過炒麵,把面直接放鐵鍋裡小火慢炒,不放油或滴一兩滴菜籽油,等面慢慢變成淡黃色就好了。學校食堂的稀飯很稀,能照出人影來,這個時候炒麵的價值就立馬體現出來了,挖一兩勺面放碗裡拌勻,稀飯就變得稠了好多,更耐餓扛餓!

後來上高中直到大學出了省去了外地,自己也都挺能扛的,不在乎吃什麼,也沒有特別想家的念頭。因為距離遠,也為了節省車票錢,每年只寒暑回家兩次。那個時候家裡也還沒裝電話機,整個村子裡只有村後頭小舅家裡有。小舅家裡醃鹹菜賣,就是我初中時常帶去學校的那種。不像現在的孩子,雖然自己姑娘也是在外地上初中(僅一個半小時車程),初一初二年級時基本上每天一個電話,還哭的嗚哇的。自己每週五放學開車接,週日下午開車送。為人父母后才明白,其實那個時候爸媽也一定十分掛念我。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畢業回來工作,再後來結婚成家生子,“家”已經變“老家”。工作的地方離老家不遠,但是平素也極少回家。再後來,自己慢慢長大,三十歲,四十歲,才慢慢又變得想家,念家,念父母。雖然沒有和父母同住,但是成家後自己就沒在外面過夜過,除非是工作原因,出差在外。即使是旅遊,也必定會選擇能早一天返回就必定趕回家過夜的,為此媳婦沒少嘲笑過我。特別是外地學習出差,一般情況下的那種(大家懂的),自已是能推就推,近兩年更是到了一聽說要外出就“恐慌”的地步。上週接單位通知,下週要安排外出培訓學習,為期一週。唉,這個訊息害得我這幾晚都沒休息好。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出門前給父母打個電話,告訴他們一聲,免得他們掛念。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