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四川遊記之都江堰

2021-10-07由 悠哉悠哉閒適 發表于 歷史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華夏文明2000多年的智慧傳承,被稱為活的水利博物館,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的,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可以說是都江堰的灌溉工程成就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和成都平原的魚米之鄉。因此,遊覽都江堰,我是帶著探索和無比敬仰的心情的。

四川遊記之都江堰

進入都江堰景區,寬闊的街道兩邊是各種琳琅滿目的商品,各色土特產和手工製品應有盡有令人目不暇接。穿過古色古香的街道和長長的廊簷,迎面就看到這座壯觀的南橋。

四川遊記之都江堰

跨過南橋正式進入都江堰景區。首先步入的是堰功道。這條長150米,寬14米的堰功道是成都人民為了紀念治水先賢而建,道路二邊分列了12座古樸凝重的青銅雕像,分別代表了從秦漢至明清各歷史時期治水建堰的有功之臣。

路的兩旁是鬱鬱蔥蔥的參天古木,和高大精緻的盆景。

四川遊記之都江堰

路中間種植著各種顏色鮮豔的花朵,伴著潺潺的水聲,給人以視覺和聽覺上雙重的享受。

四川遊記之都江堰

路邊古木中猶以一棵古銀杏最為醒目:張松銀杏樹

四川遊記之都江堰

這棵銀杏樹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了,據考證是三國時蜀王劉張的高階官員別駕張松親手所植。更神奇的是,這株銀杏樹是雌雄同株,既開花又結果。這棵樹的來歷如此不凡,所以在拍古裝劇,三國演義和西遊記裡都有它的戲份。西遊記裡面的豬八戒偷吃人參果就是拍的這棵樹。

四川遊記之都江堰

走到了堰功道的盡頭,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個水花四濺的噴泉。這裡展示了李冰治水三大法寶的縮小模型:臥鐵、竹籠、榪槎。是古人勞動人民聰明智慧的結晶。

四川遊記之都江堰

過了吊橋,我們正式進入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三大主體工程部分分別是寶瓶口進水口、飛沙堰溢洪道和魚嘴分水堤。

都江堰水利工程首先是開鑿寶瓶口進水口的,開鑿位置選在岷江的山脊之上。因為開鑿出來的進水口形似瓶口,且功能特殊,因此被稱為寶瓶口。由於先秦時期火藥尚未發明,李冰父子結合民間智慧,利用岩石熱脹冷縮的原理用樹木燒烤加溫才使巖體易開採。可以想象李冰父子當時帶領百姓一錘一釺開鑿山體岩石,何其艱難!

四川遊記之都江堰

寶瓶口雖然可以起到引流和灌溉的作用,但是江水在枯水期很難流入到寶瓶口進水口。所以李冰父子又率領當地百姓在進水口上游修建了一座分水堤,因形似魚嘴故被稱為魚嘴分水堤。修建分水堤的時候,就用到了第二大法寶竹籠,填滿石塊的巨型竹籠,拋入岷江之中,起到穩定的作用。

四川遊記之都江堰

魚嘴分水堤修築之後,岷江水便在魚嘴處被一分為二,分為內江和外江兩條河道。既起到了灌溉的作用,也作為汛期洩洪防澇。

都江堰工程的主要輸水方式是以四六分水與二八封水,為基礎的魚嘴口獨特的設計理念,才顯現出沙下埋藏臥鐵的重要性,讓臥鐵成為天府之國河流獨特的定水神針。

從魚嘴穿過一座架在岷江山上的索橋,便到達對岸的二王廟,這是當地百姓為紀念李冰父子而建,可見在百姓心目中至高無上的地位。

四川遊記之都江堰

李冰父子創造了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蹟,令後世驚歎,成就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居功至偉值得後世人民頂鼎膜拜。都江堰水利工程十多年前,與青城山一起被錄為世界文化自然雙遺產,又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成為首屈一指的世界三遺產。

都江堰水利工程之所以能夠歷經2000多年,依然發揮著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一方面是因為李冰父子選址科學合理修築,和歷代官吏科學有效的加固修復,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歷朝歷代的勞動人民謹遵古訓,不畏艱難,堅持不懈、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使得都江堰水利工程得以歷久彌新,不斷煥發出新的活力,為天府之國的百姓帶來安居樂業的生活。

四川遊記之都江堰

四川遊記之都江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