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張飛手下這個小人物,被諸葛亮賞識,最終成為震懾東吳的大將軍

2021-09-21由 校唄蛋蛋 發表于 歷史

他是三國時期大器晚成的典型人物,出使東吳讓孫權心服口服

在我國古代歷史上,有著許許多多大器晚成的人物,顧名思義,他們都是在一般人認為已經較晚的時候才發揮出了自己的能力,並建立了一番不凡的功績。舉例來說,如年近五十才起兵,用了七年時間完成統一的漢高祖劉邦、快八十歲才被任命為宰相,隨後發動政變推翻武則天的張柬之等等。

張飛手下這個小人物,被諸葛亮賞識,最終成為震懾東吳的大將軍

在如今關注度頗高的三國時期,也有不少堪稱是大器晚成的人物,他們大多是被埋沒半生才抓住機會獲得了重用,並從此扶搖直上,最終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如果要在當時的人才當中找一個大器晚成的典範,那麼本是張飛手下默默無聞小人物,後來得到機會出使東吳,結果讓孫權都心服口服的宗預毫無疑問應當是其中的典範。

宗預的出生年份不詳,但從延熙十年(247)時車騎將軍鄧芝問他說“按照禮數來說六十歲就不應該參與軍事了,而你如今還剛剛開始帶兵打仗,這是為什麼”可以看出,當時他應當至少已經六十歲了。按照這一思路,宗預最晚也是生於漢中平四年(187),而當時漢靈帝剛剛去世,少帝劉辯短暫登上了帝位。總之,宗預生於東漢末年的南陽郡安眾縣,也就是如今河南南陽市一帶。

張飛手下這個小人物,被諸葛亮賞識,最終成為震懾東吳的大將軍

宗預第一次出現於史書是跟隨張飛平定蜀地。建安十九年(214),劉備與劉璋撕破臉皮,就益州的歸屬進行了一番激烈的爭鬥。當時,諸葛亮、張飛、趙雲等從荊州率軍趕來助陣,而宗預當時就在張飛的軍中。總之,從這裡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出,宗預直到三十多歲在劉備軍中都沒有什麼地位,充其量也就是個小頭目。

張飛手下這個小人物,被諸葛亮賞識,最終成為震懾東吳的大將軍

建興二年(224),宗預經歷了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他憑藉自己的才德獲得了丞相諸葛亮的賞識,被徵辟到丞相府擔任了主簿。隨後,宗預逐漸受封參軍、右中郎將,可以說事業逐漸有了起色。如果說諸葛亮的賞識是宗預發跡的開端,那麼諸葛亮的去世就是宗預走上人生巔峰的先聲。建興十二年(234),繼得到重視的十年之後,蜀漢丞相諸葛亮積勞成疾將星隕落,而宗預則成為了人才凋敝的蜀漢政權少數可以依靠的人才。

當時,表面上和蜀漢結為盟友,實際卻心懷叵測的東吳見蜀漢失去了最重要的人物,便暗中加強了部署在吳、蜀邊界的軍事力量,且打著協助蜀漢防備曹魏進犯的名號。對於東吳的小動作,蜀漢朝廷自然不會坐視不管,因此,蜀漢也增加了一萬兵力到白帝城,以防備可能發生的突發狀況。

張飛手下這個小人物,被諸葛亮賞識,最終成為震懾東吳的大將軍

雙方互相增兵的第二年,蜀漢派出性格剛直的宗預出使東吳,而面對孫權“東之與西,譬猶一家,而聞西更增白帝之守,何也?”的明知故問,宗預回答地十分耿直。一般來說,使者在見到孫權這等身份的人物時都會十分緊張,但宗預直截了當地回答道:“臣以為東益巴丘之戍,西增白帝之守,皆事勢宜然,俱不足以相問也。”

對於宗預直來直往、有一說一的性格,孫權既感到十分欣賞,又心生敬畏,因此,他“嘉其抗直,甚愛待之”。這次的出使多少化解了一點蜀漢、東吳之間的緊張關係,也算是維護了蜀漢的利益,因此,立下功勞的宗預又先後擔任侍中、尚書,身份進一步得到了提升。

張飛手下這個小人物,被諸葛亮賞識,最終成為震懾東吳的大將軍

延熙十年(247),宗預被委以帶兵出征的重任,而當時的車騎將軍鄧芝或是不信任其能力或是為了開玩笑地出言問道,為什麼一般別人都是六十歲就不再領兵,你卻是六十歲才第一次統兵作戰呢?作為蜀漢政權的車騎將軍,鄧芝很久都沒有被人頂撞過了,但宗預卻十分耿直地表示如今鄧芝七十多仍然掌控兵權,那自己六十領軍作戰也就十分正常了。

同樣是這一年,宗預再度領命出使東吳,這一次的出使距離之前已經過去了十餘年,孫權也已六十多歲,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因此,這次臨別之際孫權還哭著感嘆道:“君每銜命結二國之好。今君年長,孤亦衰老,恐不復相見!”因為和孫權有著良好的關係,此次回到蜀漢宗預便被封為後將軍,負責鎮守永安,處理與東吳的各項事務。

張飛手下這個小人物,被諸葛亮賞識,最終成為震懾東吳的大將軍

建熙末年,宗預升任徵西將軍、賜爵關內侯,後來景耀年間鎮軍將軍陳祗去世,他又改任鎮軍大將軍,在蜀漢政權內部算是德高望重了。只可惜,宗預終究是顯露才華太晚,且能力不足以逆天而行,蜀漢還是於景耀六年(263)被滅。蜀漢滅亡後,宗預跟隨後主劉禪一起被遷往洛陽,但他病逝於途中,“幸運地”沒有見到“樂不思蜀”的經典畫面。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