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民間故事:男娃體弱別人不願收養,老漢收養他,十年後都羨慕老漢

2021-09-13由 甘草心語錄 發表于 歷史

話說古時候在杭州府錢塘縣,北邊有一個村子叫十里村。這年北方大旱莊稼歉收,有不少北方的百姓,紛紛來南方謀生。一天,有一對母子來到了十里村。兩人穿著破衣爛衫,明顯是從北方逃難過來的。小男娃身子十分瘦弱,婦人也是病殃殃的,不停地咳嗽。

村子裡有位張老漢,見二人可憐就拿了些食物給二人吃。詢問過後才知道,這兩人是山東人,男娃的父親過世得早。孤兒寡母生活本來就艱難,今年又遇大旱莊稼歉收,讓她們的日子更是難上加難。母子倆的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就往南方逃難,希望能尋一條活路。

張老漢見婦人病得嚴重,就請了一位郎中給她瞧病。郎中看過後對張老漢搖搖頭,說道:“我看這位婦人,肯定是逃難路上不捨得吃東西,把食物都給了孩子吃。她自己忍飢挨餓落下了病,又一直得不到醫治,現在已經病得太重了,我也無能為力了。”

民間故事:男娃體弱別人不願收養,老漢收養他,十年後都羨慕老漢

沒過幾天婦人就病故了,就剩下七歲大的男娃。男娃成了一名孤兒,他不僅身體瘦弱,7歲大了還不會開口說話。村長見此情形,就召集了村裡的大人們,到曬穀場開會商量。看看有沒有誰,願意收養這個可憐的孩子。總不能看著這孩子無依無靠,活活餓死吧。

眾人知道孩子既不會說話,身體還這麼虛弱。小娃娃本來就容易生病,再加上他身體又這麼弱,以後肯定要花不少錢看病抓藥。他都7歲了還不會說話,長大後估計是一名啞巴,以後想找份活幹都難。村裡的黃大壯說道:“如果他是個健康的娃娃,我倒是願意養。

只不過是家裡多雙筷子而已,再過個六七年就是一個壯勞力了,能幫我家幹不少的活。可他身體這麼弱,長大後又能幫我幹什麼呢,這不划算,你們看看誰願意養,你們收養吧。”黃大壯說完就離開了。村子裡有個賣貨郎叫李大嘴的,說道:“這孩子七歲都還不會開口說話,長大後肯定是個啞巴。

如果他能開口講話的話,我都還是願意收養他的。你們都知道我是個賣貨郎,這做買賣的口才必須要好,還得會吆喝才有生意做。他是個啞巴,以後也不能繼承我的事業。所以你們還是看看誰家富裕,誰來收養這孩子吧。”李大嘴說完也離開了。

民間故事:男娃體弱別人不願收養,老漢收養他,十年後都羨慕老漢

村裡的眾人在那七嘴八舌,都是在嫌棄小孩身體虛弱,或擔心小孩長大後是個啞巴。收養這個小孩覺得很不划算得不償失,所以眾人都不願意收養他。這時張老漢說道:“這孩子太可憐了,我看他跟我也有緣。既然你們都不願意收養他,那我收養他吧。”

村長說道:“這怎麼行呢?老張頭,你都年近五旬了,又是一個孤寡老人,你能養活自己就不錯了。”原來張老漢是一個孤寡老人,前幾年張老漢的妻子病故了。他與妻子成親多年,十分恩愛,可就是沒有孩子。他的妻子病故後,家裡就剩他一個人了。

他如今耕作兩畝薄田,勉強可以過日子。他如果再收養這個孩子的話,那壓力實在是太大了。善良的張老漢憨厚地笑道:“村長不必為我擔心,我以前省吃儉用也有一些積蓄。用來養活孩子六七年也是夠的,等他長大後,就靠他自己掙錢養活自己了,我能做的也只有這麼多。”

村長說道:“老張頭,那些可都是你的老本和棺材本啊。你把這些錢都用在了孩子身上,那你百年後可能連副棺材都沒有,你可得想清楚了。”張老漢說道:“能用那些錢養活這個孩子,那就是一件大功德。正所謂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人死後睡那麼好的棺材有什麼意義?還不如把錢拿出來,做善事養活孩子。”

民間故事:男娃體弱別人不願收養,老漢收養他,十年後都羨慕老漢

村長鼓掌說道:“老張頭,你說得太好了。既然你堅決要收養這個孩子,那我支援你。我家雖然也不富裕,但我每個月會拿一些糧食送給你,幫你分擔一下壓力。”張老漢作揖道:“那我在這裡,就先謝過村長了。”眾人聞言,感覺臉上有些發燙。

之後眾人紛紛表示,都願意拿一些糧食或物品給張老漢,幫他分擔壓力。張老漢把小男娃帶回了自己家,他從小男娃母親嘴裡知道。小男娃只有一個小名叫狗蛋,沒有大名。張老漢見男娃七歲了還不會說話,於是給他起了一個大名叫張開口。目的是想讓小男娃,早日開口說話,做個正常人。

張開口確實是體弱多病,張老漢已經細心的,把他照顧得很好了。可張開口卻還是老生病,張老漢只得經常帶他去看郎中。郎中與張老漢相識,知道張老漢為了養這個孩子,把自己的棺材本都拿了出來,郎中十分感動。所以張老漢每次帶張開口去看病,郎中都不收診金。

張開口雖然不會講話,可十分乖巧懂事。張老漢幹活回來,張開口主動倒了一碗水,端到張老漢面前。晚上張開口還主動,給張老漢洗腳捶背。這一老一少互相照顧,時間過得倒也快。轉眼間,張開口已經九歲了。一天,有位雲遊老道士,來到了十里村,在張老漢家借宿。

白鬍子老道士,瞭解了張開口的情況後。老道士說張開口是因為先天不足,所以這麼大了還不會開口說話。老道士就傳了張開口,一套道家的吐納養生功法,還有一套強身健體的拳法。老道士在張家住了十天,非常細心地傳授張開口武功。等張開口完全學會了之後,他才離開了十里村。

民間故事:男娃體弱別人不願收養,老漢收養他,十年後都羨慕老漢

張開口也知道,因為自己身體虛弱的原因老是生病,義父張老漢為此花了不少錢。所以張開口自從學會了,老道士傳給的功法後,每天聞雞鳴便開始起床勤練拳法。張開口勤練了一年,身體明顯比以前好了不少,不像以前老是生病了。到了張開口11歲那年,他竟然能開口說話了,只是沒有同齡孩子那般說得利索。

張老漢見他有如此的變化,也為他感到高興,同時鼓勵張開口要勤學苦練,老道士傳給的功法。自此,張開口每天干三件事。一是勤練功法,二是幹些力所能及的農活,減輕張老漢的負擔。三是鍛鍊說話,讓自己說話能跟正常人一樣利索。

日子一天天過去,春去冬來。張開口已經長成了一個大小夥,他已15歲了。現如今的他身體強壯武功高強,且口才很好,說話比一般人還快,嘴皮子利索。張老漢年齡也大了,50多了。腿腳也沒以前好了,農活也幹不了了。張開口對張老漢說道:“義父,咱不種田了。

你也不用這麼辛苦了,我現在已經長大了,以後就由我來照顧你,我來掙錢養家,你就在家裡享清福就行了。”張老漢聽完心裡甚為感動。由於種莊稼掙不到幾個錢,張開口想到縣城裡找活幹。一天,張開口往縣城裡走。見到幾個潑皮無賴,正在調戲一位女子。

民間故事:男娃體弱別人不願收養,老漢收養他,十年後都羨慕老漢

他便出手打跑了,那幾個潑皮無賴。女子感激道:“多謝壯士相救,不知壯士尊姓大名?”張開口這才有功夫,仔細打量這位女子。只見這位女子長得膚白貌美,身材嬌好,看衣著打扮應該是個大戶人家的。張開口回道:“在下張開口,不知姑娘芳名?為何一個人在此?”

女子聞言撲哧一笑,道:“你怎麼叫這麼個奇怪的名字?”張開口回道:“這事說來話長。”女子說道:“那就慢慢說,我是要回縣城的,看你的樣子也是要去縣城,咱們同路一起走吧。”於是兩人便結伴同行,張開口便將自己名字的由來告訴了女子。

女子嘖嘖稱奇,道:“沒想到你還有這樣的經歷,那你這次去縣城是幹什麼?”張開口說道:“我這次是去找工作的。你問我這麼多,我還不知道你叫什麼名字呢?”女子微笑道:“我叫馬香蓮,這次是偷跑出來玩的,沒想到遇上那幾個潑皮無賴,真是掃興。”

民間故事:男娃體弱別人不願收養,老漢收養他,十年後都羨慕老漢

兩人邊走邊說,不知不覺已經到了縣城。馬香蓮告辭回了家,張開口一個人在街上逛,看看那有招夥計的。他走到一個馬氏布莊店門口,看到那裡正在招夥計,而且是有武功的人優先,工錢還很高。張開口便去了解情況,原來馬氏布莊店的老闆,上個月出去做買賣,路上遇到了劫匪。

身邊跟的幾個夥計武功都太差了,被劫匪搶了一筆銀子,人還被打了一頓。所以這次花重金,就是想找個武功高強的夥計,老闆外出做買賣時,能保護老闆的安全。於是張開口就上前,耍了一套拳法。掌櫃的見到就把張開口帶到了馬府,想讓東家親自看看。

到了馬府後,馬老爺找來了,府裡武功最好的八個護院。讓八個護院一起上,看看張開口能否抵擋得了。令馬老爺欣喜的是,八個護院竟沒能傷張開口分毫,反而十多招內被張開口打敗了。馬老爺知道張開口,這是真正的武功高手。所以他給張開口開出了,十兩一月的高價工資。

馬香蓮聽到院子裡,有打鬥聲就過來看,沒想到又看到了張開口。馬香蓮把自己遇到波比無賴,張開口救了自己的事情,告訴了父親。馬老爺知道後,對張開口更加賞識。從此,馬老爺每次出去做買賣,都要帶上張開口。張開口在馬家布店,幹活也是非常勤快。

張開口在馬家布店,幹了一年。馬老爺見他為人善良,武功又非常好,自己女兒馬香蓮又喜歡他。於是便把女兒馬香蓮嫁給了他,還送了一套宅子作為嫁妝。張開口成親後,把義父張老漢接到了縣城裡享清福。張開口非常孝順,每天晚上都堅持給義父張老漢洗腳捶背。

民間故事:男娃體弱別人不願收養,老漢收養他,十年後都羨慕老漢

張開口17歲那年,馬香蓮給他生了個大胖小子。這一家4口的日子,過得是其樂融融。村裡的眾人見到張老漢,過上這麼好的生活,都非常的羨慕。黃大壯說道:“如果早知道張開口這孩子,那麼有出息的話,我當初就收養他了。”

村長說道:“世上最難買的就是早知道。你們當初嫌張開口身體弱,又不會開口說話,不願意收養他。現在看他有出息了,又羨慕張老漢。俗話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張老漢的所作所為才是大善,如今他善有善報也是理所應當的。”

善良的張老漢,在張開口的細心照顧下,活到了九十九。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