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大善人王鳳儀的成長之路(一)

2021-09-12由 無塵素心 發表于 歷史

大善人王鳳儀的成長之路(一)

王鳳儀(生:1864-1937)被譽為儀聖、倫理道德宣傳家、性理療病的發明人、中國近代偉大的教育家。

佛教高僧大德讚歎道:“王善人的一生所做的事業,我覺得他老人家,比孔子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是真的!”王鳳儀善人既不曾讀過佛經道典,又未學過聖經賢傳。生平講道完全是由躬行實踐中生出來的。

王善人講的道理:不爭、不貪、不怨人、找好處、認不是,這對於後人來說,是多麼熟悉的話呀!這每一個字都有千斤分量,它代表了最淺而又最深的道理。

王鳳儀原來是一個目不識丁的農夫,可是憑他獨特的能力,專門為人性理講病,也教許多人同樣用“講病”的辦法,為人治病。

王鳳儀父母都是種田的人,他從小就很留意身旁親戚的行為,凡是他認為不好的行為,都謹記在心,立志不犯。凡是好的行為,他一定設法做到。在他的早年生活中,對王鳳儀影響最深的事應當是家人的種種不孝的行為,包括他自己的父母對祖父的不孝,他立志要改變這些不好的現象。

王鳳儀有伯叔十四人,沒有一人肯奉養他的祖父。親兄弟四人也只有他一人奉養父母。二十五歲時,王鳳儀到姑父家做工,考察姑父是如何成為地方上受人敬重的人物。最後他認定姑父是在於一個“孝”字。因此,王鳳儀在他母親去世之後,立刻就把流落在外的祖父接來奉養,同時也連帶的幫祖父還債,但把祖父的養老地留給兩家伯父伯母。

王鳳儀說:“母親向外攆是虧孝,我父親不能制止這事是失了夫綱,我迎養祖父,我認可祖父的外債,是把父母的罪都給贖了。若隱父母的罪不能代贖,又怎能算是孝呢?”王鳳儀把這種事情當成是對他心志的一種磨練。

王鳳儀從小就很能為人著想,心存感激,而且一旦想定了,就一直奉行不輟。他每到一家必考查東家的心理和作為,見他田園井然,糞肥充足,院落整潔,物有定所,知他有切實習慣,也就隨著清潔整齊;如高石匠家之骯髒者,雖欲給他改變,也需由外而內,慢慢的變,這樣合乎東家的心理,所以到處受歡迎。

王鳳儀在工作的時候,往往順便就規勸東家和工人,感化他們向善。在他二十七歲時,聽說一個人家娶了一個蒙古女子為妾,由於不會燒火煮飯,經常捱打,於是就去了那家做長工,一方面教女子煮飯,另一方面勸男主人不要任意的打小妾。這種經歷讓他認識到女子無知識的可憐,必需要有適當的教育,才有可能改善女人的地位和生活,種下以後到處興辦女子義學的念頭。

王鳳儀在一家連做了四年,沒有缺過一天工,還起早睡晚,凡是應做的活計,不用東家吩咐,自己看著該做的便做,應問的就問,別人做工都認為是給東家做,他把東家的家當成自己的家,盡心盡力的去做。等滿工臨走時,東家對他說,以後有為難遭窄時,儘管來找我,我一定幫你的忙。

大善人王鳳儀的成長之路(一)

下期繼續講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