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清朝的太監能在宮裡待一輩子嗎?細數清朝太監們的歸宿

2021-09-06由 北洋老金 發表于 歷史

清朝皇宮裡的下人無非有三種人,男人和女人和第三種人。男人呢,就是皇宮裡的御前侍衛,這些人多半是家世顯赫的八旗子弟,在御前晃悠幾年,能被放個好差事。清朝的權臣和珅,富察傅恆年輕時都當過御前侍衛。女人就是後宮裡伺候主子的宮女,一般的宮女在皇宮裡的服役時間最多隻有十年,十年期滿就會離開紫禁城。這兩種人在宮裡待的時間都不長。

清朝的太監能在宮裡待一輩子嗎?細數清朝太監們的歸宿

而第三種人,也就是太監,則大大不同。他們從幼時進宮之後,會一直在宮中服役,從小幹到老。可是等熬到老了幹不動了,則會被無情的趕出宮去,下場往往很悲慘。

至於太監們出宮之後的歸宿,像李蓮英,小德張這類大太監,是沒有問題的,當差時撈的盆滿缽滿,出宮之後吃喝不愁。比他們次一等的,也不會被這些問題難住。可是一般的太監,情況就不同了。

第一是舊社會對太監這類人很瞧不起,把“老公”當作罵人的話,就算是有點錢財,也很少有人會和他們接近。這種思想也同樣的影響了他們的三親六故。如果在宮裡混了一輩子也沒什麼名堂,就是有家也難奔,親戚小輩們對這類太監視而不見。

清朝的太監能在宮裡待一輩子嗎?細數清朝太監們的歸宿

第二是當太監的人,本多是貧寒人家出身,在宮裡待了幾十年,家裡人早就逃荒不知道哪裡去了,再有就是很多太監是被人販子拐入宮的,連家在哪都不知道,又沒一技之長,出宮後也無處謀生。

這樣一來,太監們就只有把所謂的塵世之外的寺廟當作苟延殘年的所在了。

清朝的太監,在年富力強的時候,就給自己的晚年退身之所作下了準備,用自己的積蓄買一些地,認寺廟的住持作師父,把地捐給寺廟。出宮之後便可到寺廟裡安身。

一些有錢有勢的太監,也把寺廟當作自己退身的地方,他們憑著財勢,可以到寺廟裡當方丈,還可以站到別人頭上繼續作威作福。比如慈禧太后下邊的二等太監劉多生拜在了北京白雲觀方丈耕雲的門下,後來作了這個廟的方丈。

清朝的太監能在宮裡待一輩子嗎?細數清朝太監們的歸宿

北京白雲觀

清代末年,太監裡衍生出來一個組織,叫做養老義會,北京的養老義會規定,入會的太監要先交八十塊錢,三年之後便可到養老義會下面的寺廟裡養老,吃住都不用掏錢。不過有些老太監連著幾個錢也拿不出來,出宮之後只能各處流浪,最後凍餓而死。

清朝的太監能在宮裡待一輩子嗎?細數清朝太監們的歸宿

太監和寺廟的關係,早在明代就開始了。首領太監和皇親國戚,達官顯貴都有關係。明代寺廟裡收容幾個過去有權勢的太監,對寺廟的前途發展都有很大的好處。有權勢的太監出宮後,還可以用僧道的身份和顯貴們接觸。而太監比起出家人來說,和顯貴們的內眷接觸起來更方便,也更讓他們放心。這種關係一直延續到了清代。而之前有權勢的太監,在寺廟裡可以繼續作威作福,晚年頗為享樂。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