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家居 > 正文

迴歸本來世界,處處皆美、處處和諧、處處愉悅!

2021-10-25由 小靜說美食 發表于 家居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論.第七部》(135)

《改換人間世界的倫理形態》

我們很難意識到倫理關係以及倫理邏輯意味著什麼,我們常常忽略倫理邏輯的根本性存在,人間世界最難改變的就是倫理關係,導致人間世界苦難深重的根源也就是倫理關係,倫理關係被我們當作了事物存在預設的前提,這是我們至今認識不到的大誤會。倫理關係是我們主觀的生存理念的產物,正是我們在自然秩序之上,人為設定了萬事萬物的倫理關係,設定了人與人的倫理關係,這導致後續層出不窮的問題發生。倫理決定著根本性的行為秩序,倫理不變,一切變化都只在表象,不具有根本性的意義。

迴歸本來世界,處處皆美、處處和諧、處處愉悅!

迴歸到自然秩序的倫理關係上,一切事物重新排序、一切關係重置,這無疑給了我們一個新的世界。首先是我們與一切事物的關係徹底改變,我們不以生存利益為理由來選擇它們,而是重構感知關係,以感知愉悅為目的來認識事物和對待事物。物質的意義是給予我們以感知,也就是說,青山綠水、鮮花甘果……等等一切物質都是供我們感知愉悅所用,不是用以佔有為生存資源。只感知而不佔有,這是我們與事物本該有的倫理關係,在感知倫理中,任何事物都沒有所有權,我們不再以任何方式將任何事物作人為的使用限制,物質財富再也沒有你的、我的之分,對它們只有怎麼用於感知愉悅的選擇和使用,所有事物的存在意義就是怎麼達成感知愉悅的最大化,它們全都是製造愉悅感知的材料。

其他生物從存在事物中獲取愉悅的能力是本能的、初級的和低效的,而我們人類一旦消除人為的障礙,我們當然有能力運用一切存在事物來營造出一個美好愉悅的人間世界,我們完全有可能達成事物服務於愉悅感知的最大化要求,讓所有的事物都處於一種美好完善的存在狀態之中,這就是愉悅最大化的實現途徑。我們曾經試圖用世界來實現我們的生存利益最大化,其荒謬結局讓人類蒙羞,而我們用世界來營造愉悅感知的最大化,這才是正確地使用世界和使用我們自己,這才是自然倫理的真正體現,這不是我們在生存倫理下努力想達成的天人合一,這是在自然倫理下的天人無法分離,這兩種形態,高下立顯。

迴歸本來世界,處處皆美、處處和諧、處處愉悅!

沒有所有權的世界,我們奉行只用不佔的倫理原則,這世界一下子失去了所有的邊界,這世界一下子失去了所有的限制,這世界不但變得寬廣無限,至關重要的是,它的用處已經變得大不相同。稀有貴重的物質失去原有的價值,它們僅僅只有觀賞價值;財富沒有商品價值,只有使用價值;財富的意義改變,使用率是財富價值的體現。這種倫理原則把物質的屬性充分體現出來,物質的用途大大拓展,事物呈現多種感知用途,比如食物的美感、器物的質感、無法抑制的噪音的樂感、運動事物的節奏感……等等通感的廣泛應用,這世界處處皆美、處處皆和諧、處處是愉悅。生命佔有的概念一旦解除,這世界無一處不共享、無一處不自在、無一處不愉悅。人與存在的關係因為倫理邏輯的還原而復歸一體,人猶如回到家中,再也沒有陌生感、再也沒有疏離感、再也沒有漂泊感,這就是生物本來的狀態,這就是存在本來的關係,這久違的情景實際上就是我們一直離不開的家園。

人與人的倫理關係是自然倫理的核心,人的異化其實質就是倫理關係的異常反映,生存理念中人與人的競爭關係徹底破壞了自然倫理關係和倫理秩序,人的行為敗壞了自我,讓人與人進入到一種相持對立的愚昧狀態,這樣的存在形態,把人改造成了一種異常的種類,違背了生物物種存在的天然法則,險些釀成滅頂之災。自然倫理讓人復原,這才是真正的明心見性,人的心和性都是同生共存的,分開即是禍,共同即是福,人的理性復原意味著人間世界的一種重新開始。人不再是生命的載體,而成為相互感知的物件,原有利益的位置徹底轉換,人間出現了你是我的利益,我是你的利益的新形態,這不是原有人出自於自我的互愛,人回到自己原來的位置,才發現愛出自於生命的自私,是佔有心理的產物,並非出自自然倫理,人與人互為一體不是一種外在的愛的關係,是內在的必然要求,人必須活在他人之中,無他人不得活是基本邏輯,他人即我是基本倫理原理,共體同存是存在形式。

迴歸本來世界,處處皆美、處處和諧、處處愉悅!

人一旦還原到存在的本體上,人性的特徵立即消解,如水的品質一般無邊界的人出現,人與人相融成為必然,這個“融”才體現了存在的本質,無界限的人在無界限的社會中過著無界限的生活。我們已有的文明智慧並不是相融一體的障礙,而是創造了相融一體的條件,我們在更高階的文明層次上融為一體,這才是人間世界應有的情景。(接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