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家居 > 正文

內向和外向,獨處與合群

2021-04-14由 青春叛逆孩子教育方法 發表于 家居

文:

內向和外向,獨處與合群

01

一個人作為獨立的個體,當他(她)不想一個人待著的時候,是渴望從別人哪裡獲得些什麼呢?

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格是內向還是外向型的。

02

對於外向性格的人來說,在群體中容易找到一種歸屬感。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一個人的享受,不如兩個人的熱鬧;兩個人的相處,不如一群人的狂歡。

在群體之中的歸屬,讓一個人不必傷神對抗無聊的感覺,總有什麼事情可做的愉悅沖淡了孤獨感。

內向和外向,獨處與合群

這樣當然也有其弊端,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偏好,當個人的訴求與他人發生衝突時,難免要有妥協的時候。

以集體的決定掩蓋個人的聲音充滿了這樣的矛盾,決定權的轉讓一方面減輕了個人的責任感,但另一方面也要個人做出讓步。

過於習慣群體,對個性的覺醒並沒有太大的好處。

03

內向型的人並非是甘於忍受孤獨,只是相比於獨處,很難在群體中找到合適的歸屬感。

相對而言,內向的人能更加敏感地捕捉到個人讓步帶來的彆扭感覺。換句話說,在人群感受到妥協帶來的不適感,遠比快樂要來得強烈。

是否合群當然有很多原因,但對於個性堅持的程度,必然是區分兩者的原因之一。

內向和外向,獨處與合群

04

人該如何與別人相處,基本上應該看自己的感受而定,沒有標準而言。

能在人群中感受到快樂的人,必然會去找尋相同興趣的夥伴。

更喜歡在獨處中保持自我的人,自然一個人散步、看書的時間更多一些。

不應用任何一方的標準去勉強另一方,或者說,這世上只有“適合”但沒有“最好”。

05

但如果能夠同時看到兩者各自具有的好處,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群體中體驗到的樂趣,如果最終無法透過思考而沉澱下什麼的話,也是一種對時光的虛擲,所謂“年少輕狂”,一來是所剩下的時間尚足,二來也是對人生體驗不足,容易為浮華的紙醉金迷所誘惑,誤以為追求快樂就是人生的全部。

其原因在於缺少個人的反思。

內向和外向,獨處與合群

但這並不代表獨處是自我成長的最佳方式,一個人的眼界閱歷畢竟有限,如果有機會將自己的認識與別人交流,許多人生的關鍵節點或許將豁然開朗。

06

在我看來,一個人首先應該學會和自己相處,認清自己。而後也需要合適的交流,藉以在思想碰撞中擴大視野,跳出人生的限制。

在自我認知與同好交流的迴圈往復之中,愈加形成一個鮮明的個性和認識。

如此甚好。

文字作者:人生感悟,治癒美文,思考隨筆關注我,多一份溫暖前行的力量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