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時尚 > 正文

天宗穴治療頸椎病、肩周炎,分別用兩種刺法

2021-05-01由 中醫同城 發表于 時尚

導讀:同一個天宗穴,實施不同的刺法,可以治療頸椎病和肩周炎這兩種不同的疾病。並且鄭魁山先生在天宗穴上應用的那幾步刺法,也是資訊量很大。舉一反三的話,我們是否也可以用在別的穴位上,去治療不同的疾病呢?歡迎各位書友在留言區分享,各自在臨床上應用不同刺法的經驗。

天宗穴治療頸椎病、肩周炎,分別用兩種刺法

天宗穴各種刺法的適應證

天宗穴屬手太陽小腸經穴,位於肩胛岡下窩,約當岡下緣與肩胛骨下角間的上1/3與中1/3的交點上。

其深層肌肉結構有斜方肌、岡下肌、大圓肌,支配神經依次有脊神經後支、副神經、肩胛神經等。

天宗穴治療頸椎病、肩周炎,分別用兩種刺法

圖片來自百度百科

古人有“肩重,時臂痛不可舉,天宗主之”之說,現臨床多用於治療肩胛及上肢部疼痛麻木不仁。我們臨證在天宗穴採用不同針灸方法,療效頗好。

01

上下守氣治療肩周炎

第一步

囑患者取俯伏位,在天宗穴處用指壓法找到敏感點,常規消毒後,左手拇指為押手,右手持1。5寸毫針向上斜刺1寸左右,待患者有酸脹感時即行捻轉補法,使針感沿肩胛傳至肩關節部,針尖頂住感應部位守氣1分鐘,有熱感產生效果更好。

第二步

然後退針至皮下,將針尖向下呈30°刺入1。2寸左右,同樣得氣後施行捻轉補法,使患者感覺肩關節有抽動感,守氣1分鐘;

第三步

再退針至皮下,按前法反覆依次直上斜刺、向下斜刺共3次。出針後患者即可感到肩關節部溫暖舒適,俗稱“穿胛熱”。囑其活動肩關節數次。

第四步

再讓患者取側臥位,針肩前、肩髃、肩貞、條口穴,行捻轉補法,留針20分鐘。

解析

在針刺過程中,針尖向上斜刺主要使其到達斜方肌、岡下肌、大圓肌及其支配神經,調節肩胛、肩關節部肌肉群的功能活動。

針尖向下斜刺的關鍵在於使其到達背闊肌上部,調節肌肉活動,協調肩關節的後伸、內收及內旋功能。

採用捻轉補法,可在肩關節區域性產生溫熱感,達到通利關節、溫經活絡止痛之效。

02

通經導氣治療頸椎病

第一步:囑患者取俯伏位,在天宗穴處找到敏感點,消毒後,左手拇指為押手,右手持1。5寸毫針向腋窩方向斜刺。

第二步:待針尖下有衝動感應時,患者感覺出現酸困或脹麻針感,隨即使針尖頂住有感應部位,捻補守氣1分鐘,使針感經肩關節沿上肢直達手掌,循經產生熱感效果更佳(因個體差異,不可強求),留針20分鐘。

第三步:同時配合針刺患側曲池、外關,點刺十宣、八邪。

解析

此法也可用於治療上肢疼痛、震顫、拘攣等,療效均顯著。

從神經、經絡的角度講,向腋窩方向斜刺至一定深度可刺激腋神經,調節神經興奮性及上肢肌肉收縮舒張,促進血液迴圈,改善組織營養。

針刺採用溫補手法,可溫經通絡,行氣活血祛風,從而消除上肢麻木疼痛等症狀。

I 版權宣告

本文來源《現代中醫名家醫論醫話選·針灸卷》,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主編/張煜、王國辰,作者/鄭魁山,版權歸權利人所有。

· END ·

編輯|白芷    視覺|花椒

-商務聯絡-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