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 正文

他是五朝元老,見證明朝走向盛世,晚年卻受兒子拖累

2022-11-28由 筆寫趣史 發表于 娛樂

相信瞭解明朝歷史的人,都知道“三楊”,也就是楊士奇、楊榮、楊溥。正所謂“明稱賢相,必首三楊”,他們三個算是一起見證了,明朝最光輝的時期。而今天要說的主人公,就是“三楊”之一的楊士奇。

楊士奇出生於江西鳳凰臺,幼年喪父,母親改嫁。後來繼父也去世了,他便跟母親相依為命,一邊教學一邊侍奉母親。他是五朝元老,見證了明朝走向盛世,那麼楊士奇歷經了哪五朝呢?

建文

朱允炆即位後,命大臣修撰《明太祖實錄》,這項任務十分艱鉅,需要許多有才之士相助,於是有人向朱允炆舉薦了楊士奇。就這樣,楊士奇進入翰林供職,成為當時的編纂官。

楊士奇作為編纂官,並無機會參與朝堂政事,也因為如此,靖難之役並未波及到他。朱棣登基以後,處置了建文舊部,楊士奇便不算在內。

他是五朝元老,見證明朝走向盛世,晚年卻受兒子拖累

永樂

朱棣很是欣賞楊士奇的才華,不久就將他提拔進內閣,楊士奇也開始有機會參與機務。他很懂得為官之道,每次與朱棣商議完政事,他都不會對任何人提起,即使是最親近的家人。

眾所周知,朱棣是“馬背上的皇帝”,他在外出徵之時,就讓楊士奇留下,輔佐太子朱高熾監國。也是因為如此,楊士奇開始與太子結下深厚“友誼”。朱高熾欣賞楊士奇的才華,加上他本身喜愛文學,便常常請楊士奇為自己講書。

楊士奇認為太子仁德,是未來君主的不二人選,但朱棣心中仍有猶豫。漢王和趙王不滿大哥當太子,總是找機會陷害他。楊士奇知道朱棣開始生疑,便對他說:“殿下天資高,即有過必知,知必改,存心愛人,決不負陛下託。”

後來朱棣聽說漢王有奪嫡之心,他問了很多人,都不敢對他言明。只有楊士奇告訴他,大臣不敢議論漢王的事,不過漢王堅持不肯就藩,其中問題不言而明。朱棣經過考慮之後,便削除漢王兩護衛,強令他就藩樂安。

他是五朝元老,見證明朝走向盛世,晚年卻受兒子拖累

洪熙

朱高熾一直敬重楊士奇,他即位後,晉升楊士奇為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當朱高熾與大臣議事時,只要看見楊士奇走過來,都會先詢問他的意見,再問其他人的看法。對於楊士奇的建議,朱高熾不無贊同。

每當朱高熾有錯誤的決定時,楊士奇總是堅持上奏,直到朱高熾反應過來為止。因此朱高熾總是說:“震每事誤朕,非卿等言,悔無及。”於是又讓楊士奇兼任兵部尚書,同時領三份俸祿,而楊士奇卻主動辭去兵部尚書的俸祿。

朱高熾統治時期,明朝漸漸走向強盛,有大臣上書,建議歌頌太平盛世,眾人皆贊同,唯獨楊士奇覺得不妥。他認為經過靖難之役,很多百姓仍然存在溫飽問題,如今更重要是休養生息。群臣聽後皆感慚愧,朱高熾隨即賜其璽書,以表彰其賢德忠貞。

他是五朝元老,見證明朝走向盛世,晚年卻受兒子拖累

宣德

朱高熾在臨終前,命楊士奇為其書寫遺詔,並召太子朱瞻基回來即位。朱瞻基即位後,命楊士奇修撰《明仁宗實錄》。

有一天,朱瞻基對楊士奇說,太后告訴他,先帝在位時,只有楊士奇敢於直言進諫,才得以讓先帝及時糾正錯誤。因此太后叮囑他,也要多聽楊士奇的忠言,饒恕其直言不諱。楊士奇聽後倍感榮幸,但態度仍是很謙虛。

此後,朱瞻基對楊士奇更加信任,就連微服私訪,都要特地去拜訪楊士奇。對於楊士奇的賞賜,更是數不勝數。楊榮曾向朱瞻基揭楊士奇的短,楊士奇得知後,反而屢次替楊榮說好話。楊榮知道後很是慚愧,此後兩人和睦相處,共同盡心輔佐皇帝。

他是五朝元老,見證明朝走向盛世,晚年卻受兒子拖累

正統

朱瞻基去世時,太子朱祁鎮才九歲,輔政的重任,就落到楊士奇等老臣身上。張太皇太后有令,凡事都要先經過“三楊”商議後,才能做出裁決。因此在正統初年,明朝的維護主要靠“三楊”的功勞。

正統四年,楊士奇請求致仕,可是沒有得到批准。朱祁鎮寵信宦官王振,王振視“三楊”為眼中釘。他派人誣陷楊榮,他趁機煽風點火,多虧楊士奇出面,楊榮才逃過一劫。然而沒多久,楊榮就去世了,“三楊”勢力有所衰減。

楊士奇歷經建文、永樂、洪熙、宣德、正統五朝,擁有不可磨滅的功勞,即使王振想要對付他,也不是容易的事。然而他晚年卻受兒子拖累,沒等王振出手,名聲就已經大減。

他是五朝元老,見證明朝走向盛世,晚年卻受兒子拖累

楊士奇的兒子楊稷仗勢欺人,在外幹出不少違法之事,御史相繼彈劾楊稷。後來這些人,又把楊稷的罪名,全部加在楊士奇身上。朱祁鎮知道後,下旨安慰楊士奇,還讓他自行處理。楊士奇沒有辦法,只好將兒子論斬,以平息眾怒。

之後,楊士奇主動告老還鄉,皇帝應允。只是他失去兒子,名聲又大為受損,很快便憂慮不起。正統九年,楊士奇去世,享年八十歲。朱祁鎮追贈他為太師,諡號“文貞”。

(參考文獻《明史》)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