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掙脫原生家庭的桎梏,學會和父母對峙開始

2022-06-10由 公眾號智浩心理 發表于 母嬰

掙脫原生家庭的桎梏,學會和父母對峙開始

很多人說,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這說明,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重大影響,童年得到的愛,是未來生活的光。

當然,一個人童年所處環境的意義,取決於我們自己怎樣賦予,這又說明,一個童年遭遇不幸的人,也可以活出自己的積極人生,而這也是我們超越原生家庭的關鍵。

正如《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一書的作者塔拉·韋斯特弗,她的童年可以用不堪,甚至噩夢來形容。父母不允許她上學,生病也不可以去醫院治療,且父親的脾氣暴躁、獨斷、專治、蠻橫,媽媽也很少關心和鼓勵她,還有一個時常虐待、毒打、嘲諷、挖苦她的哥哥,但就是這樣糟糕的原生家庭,也無法阻擋她“成為自己”的腳步。

掙脫原生家庭的桎梏,學會和父母對峙開始

17歲前從未上過學的塔拉,在哥哥的影響下,開啟了自己的讀書之路。2008年獲得學士學位,2009年獲得劍橋大學哲學學士,2010年獲得哈佛大學訪問的資格,2014年獲得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目前已是一位優秀的歷史學家。

2018年,塔拉出版了這本書,也是她的處女作,此書一經出版便震驚全世界,上市一週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至今仍居高位,2019年她還因此被評為“年度影響力人物”。

對於塔拉的求學經歷,比爾·蓋茨坦言自愧不如,他在讀完這本書之後,感慨道:“這是一個驚人的故事,真正鼓舞人心。我在閱讀她極端的童年故事時,也開始反思起自己的生活。”

那麼,這個童年不幸的人,是怎樣創造出自己的“幸運”人生呢?

今天的文章,我會結合《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簡稱《原生家庭》)這本書,來說說塔拉是怎樣掙脫原生家庭桎梏的。

這裡要強調一下,現在很多人對“原生家庭”這個概念有些“偏見”,認為一個人現在的不如意都可以歸結為過去的經歷,然後給自己找到逃避的藉口,和“宿命論”相似,其實不是這樣的。

我們討論原生家庭,並不是要控訴父母,而是在瞭解自己的過去後,能夠採取具體措施,使那些受過或仍在承受父母傷害的人們獲得改變的勇氣和力量,從與父母的負面關係模式中解脫出來,恢復自信,得到自由和幸福。

掙脫原生家庭的桎梏,學會和父母對峙開始

01

有毒的家庭行為模式,

是原生家庭桎梏的根源

《原生家庭》一書中,作者給我們闡釋了七種有毒的家庭行為模式,包括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不稱職的父母、控制型父母、酗酒型父母、身體虐待型父母、言語虐待型父母和性虐待型父母。

對於塔拉來說,她主要經歷著以下四種有毒的家庭行為模式:

其一,不稱職的父母。

我們都知道,孩子到了讀書的年紀應該讓其上學、孩子生病應該讓孩子得到及時的治療,這些都是父母的責任和義務,但塔拉的父母不是這樣做的,他們不允許孩子學習,生病也不能去醫院治療,因為他們把這些政府部門視為罪惡和陰謀。

塔拉在這本回憶錄中寫道,父親是一個虔誠的摩門教徒,脾氣暴躁、固執且獨斷,對於別人的意見從不採納,包括母親;母親是一名草藥巫師和助產士,雖然自己不喜歡這份工作,但因不敢反抗父親,只能選擇順從,後來成為方圓百里唯一的產婆。

除了不讓孩子讀書和去醫院看病外,塔拉的父母對肖恩的過分溺愛,也是他們不稱職的表現,因為肖恩曾多次虐打塔拉和姐姐奧黛麗,父母直到最後還是選擇視而不見,或不相信。

不稱職的父母,看似沒有故意傷害孩子,但並不等於傷害不存在,就像塔拉起初的認知,她並沒有覺得父母做錯什麼,直到透過學習才知道,父母是不稱職的。

其實,這樣的父母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不會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才導致孩子的情感缺失,以及認為自己不值得愛,進而時常自我懷疑,缺少自信。

其二,控制型父母。

控制型父母,習慣用“這都是為了你好”作為藉口,要求孩子聽從自己的安排。

就像塔拉的父母,就是典型的控制型父母,尤其是父親,不允許任何人違背自己的意志,對孩子的管控非常嚴苛。他們堅持認為孩子應該在家學習,且必須參與家務工作,以減輕家裡負擔;必須按照上帝的旨意行事,生病受傷不需要去醫院,即使是最嚴重的燒傷也不能去;女人不能梳妝打扮,否則就被認為是“妓女”;他們很少關心孩子的內心,更不會想著滿足孩子的需求。

在父母控制下長大的孩子,大多很難獨立,即使想要獨立,也會產生深深的恐懼感和愧疚感,就像《原生家庭》一書中說的:“對直接控制子女的父母來說,永遠不存在中間立場。只要成年的子女試圖把握自己的生活,哪怕只是一小部分,他們就必須付出代價,從此生活在內疚、沮憤怒以及深深的負罪感中。”

塔拉就是這樣的孩子,她在哥哥泰勒的影響下,走出大山,去上學後,內心深處一直有種愧疚感,無法釋懷,就算到了哈佛、劍橋學習,背叛父母的感覺仍折磨著她。因為她“成為自己”的代價,是自己被視為家庭的叛徒,這讓她難以接受。

掙脫原生家庭的桎梏,學會和父母對峙開始

其三,身體虐待型父母。

對於塔拉來說,雖然父母沒有虐待過她,但哥哥肖恩卻是她的夢魘。因為她永遠也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出事。

肖恩在原生家庭扮演的角色,可以說是身體虐待型父母。

一次深夜,肖恩回來很晚,像使喚奴僕一樣使喚塔拉,讓她倒杯水,塔拉很生氣,把端過來的那杯水直接倒在肖恩的頭上,沒想到,肖恩衝她大吼大叫,一把抓住她的頭髮,把她拖到廁所,雖然塔拉拼命反抗,但肖恩的力氣實在太大,短短几秒鐘,塔拉的頭就在馬桶裡了,鼻子碰到了馬桶壁,直到塔拉認輸道歉,肖恩才停止暴力,但那一聲道歉只是此後十年漫長虐待的開始。

其四,言語虐待型父母。

肖恩對塔拉不僅有身體上的暴力,還有語言羞辱和精神侮辱。

當時,塔拉喜歡上一個名叫查韋斯的男孩兒,她開始打扮自己,但肖恩看到塔拉的變化後,在大庭廣眾之下叫她蕩婦。

除了肖恩的言語虐待外,父母對塔拉也有這樣的傷害。

因為認知的不同,塔拉曾被父母當作異教徒,甚至對外宣稱她是瘋子、危險分子,這樣的痛苦一度讓她發瘋,無數次在午夜噩夢中驚醒,光著腳在空無一人的街道上狂奔。

上述四種有毒的家庭模式,影響著塔拉的成長,毫無疑問,她是一箇中毒的孩子:她時常自我懷疑,很難相信自己能夠成功,習慣隱藏自己,不願讓他人看到真實的自己,更重要的是,她被父母塑造的思想禁錮中,對外面的世界幾乎一無所知。

可見,當有毒的父母將扭曲的理念灌輸給孩子時,孩子的認知框架連同他們自己的感情和行為都發生了歪曲。

有毒父母強加於孩子的情感傷害,就像化學毒素一樣蔓延至孩子的整個身心,且會隨著孩子的成長傷害會不斷加深,我們要認清這個危害性。

掙脫原生家庭的桎梏,學會和父母對峙開始

02

自我覺醒,

看清自己的觀念、感受和行為

《原生家庭》一書中強調,當我們瞭解自己原生家庭有毒的行為模式後,想要擺脫它們,就要擁抱自己的內在小孩。而這在我看來,就是自我覺醒的開始。

內在小孩,是一個精神分析流派的概念,和內在父母相對應。

內在小孩,就是孩子自己一方角色的內化;內在父母,就是父母一方角色的內化,兩種之間的關係,就是我們常說的一個人的內在關係模式,一般在6歲前建立的,而這個內在關係模式,直接影響我們成人後的人格,以及心理健康。

我們的內在關係模式可以這樣理解為:童年時,我們怎麼和父母相處,長大後,我們就怎樣和他人相處。

就像塔拉,她從小習慣聽從父母的安排,所以長大後容易自我懷疑。她之所以能夠出去讀書,離不開哥哥泰勒的鼓勵,包括後來她能夠獲得哈佛大學訪問獎學金,也離不開導師的支援。她不太敢違抗父母的命令,因為她害怕失去他們,所以當她出去讀書後,只要假期回來,自己的思想很容易再次被父親的思想所取代,而這都是她內在小孩的聲音。

好在,塔拉開始覺醒了,她懂得尊重自己感覺的重要性,明白自己的觀念和行為是有問題的。

意識到問題,才是改變的開始。

首先,識別出錯誤的觀念。

《原生家庭》一書中強調,中毒孩子和父母的關係中,會有這樣的觀念:

當我沒有順從父母時,我感到內疚;當我的行為令父母失望時,我感到內疚;當父母對我發怒時,我感到害怕;當父母不開心時,我感到難過,等等。

可以說,上述這些觀念在塔拉身上都出現過,只是後來她看到了其中的問題。

她透過受教育瞭解到爸爸的說法是偏激的、虛假的;她透過和室友相處知道了自己生活習慣是錯誤的;她透過學習知識知道肖恩有著嚴重的心理問題等等,這些觀念轉變,讓她慢慢成為“正常人”。

掙脫原生家庭的桎梏,學會和父母對峙開始

其次,識別自己的行為。

在意識到自己問題的時候,塔拉開始有了改變,只是她在“順從”和“對抗”行為中間掙扎著。

塔拉因為在新世界中的不適應,包括暴露自己的無知、和室友相處艱難等等,讓她產生了退縮的念頭,於是寫信想回家,沒想到一向神經兮兮固執地愛拿上帝來詛咒塔拉上大學的父親卻鼓勵她繼續學習,這讓她很意外,同時也重獲了信心。

第一個學期結束後,本想在城裡打工賺取學費的塔拉,又被父親逼著回家在垃圾場幹活,無奈,她只好順從。

對於塔拉來說,她知道,儘管自己身在學校,但有一部分的她仍未走出大山,仍被父母的觀念禁錮著,因為她內心有著強烈的負罪感。

但同時,她內心深處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像鳥一樣飛往屬於自己的山,所以她要鼓起勇氣重新找回自己,掙脫原生家庭的桎梏。

可見,自我覺醒,就是改變的動力。

掙脫原生家庭的桎梏,學會和父母對峙開始

03

掙脫原生家庭的桎梏,

從學會和父母對峙開始

很多中毒的孩子,之所以一直陷在原生家庭的負面泥潭裡,就是因為不敢直面父母。

他們害怕失去父母的愛,害怕自己的行為讓父母失望、傷心,也害怕他們對自己的否定,總之就是恐懼。

就像塔拉,她明明知道肖恩對自己的虐待嚴重影響著自己的身心健康,但她還是選擇隱忍和順從,不敢告訴父母,尤其是父親,因為她知道父親不願意聽到這樣的事情;她深知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但還是沒有足夠的勇氣告訴父母,因為那意味著否定父母,這會讓他們不開心。

但要真正“成為自己”,塔拉必須做出“了斷”,她要和父母對峙。

首先,和父母對峙,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對於塔拉來說,她是先和母親對峙的,只是母親撒謊了。

當姐姐發現塔拉曾經被肖恩家暴的事情後,寫信告訴塔拉她自己也曾受過肖恩的霸凌,而且她想把這件事告訴父母,很快母親聯絡上了塔拉,向她懺悔,不曾制止肖恩的暴行,但她已經和父親商定,要讓肖恩接受正當的精神治療。

但母親撒謊了,她並沒有把這件事告訴父親。因為肖恩在塔拉回家過聖誕節時依然飛揚跋扈,揚言要結束塔拉和姐姐奧黛麗的性命。

更讓塔拉想不到的是,姐姐奧黛麗也背叛了她,她告訴父親,是她慫恿自己告發肖恩,還把塔拉叫做危險分子。

塔拉和父親對峙,是父母去劍橋大學看望她的時候,那時候父母想感化她,可是她拒絕了。父母對此極其失望,決定斷絕和她來往,這對塔拉來說,是重擊。後來她在哥哥泰勒的幫助下,接受了心理治療,也幸運地拿到了博士學位。

其實,塔拉和父母對峙並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如果我們要和父母對峙,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就像《原生家庭》一書中強調的,我們必須把想說的內容事先準備好,並加以演練;然後轉變觀念,不再為兒時遭遇的痛苦承擔責任;最後做好父母可能離開自己的最壞打算。

掙脫原生家庭的桎梏,學會和父母對峙開始

其次,和父母對峙的方式,可以是寫信、電話或面談,關鍵是說出自己的想法。

塔拉和母親對峙的方式是電話,也有面談,她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只是最後的結果“不如意”,但這不重要,因為結果怎樣,不是她能決定的,她要做的就是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一般情況下,我們和父母對峙,會出現三種情況,無法交流、平靜的對峙和激烈的對峙,後兩者居多,而最後一種情況要警惕,不要讓自己情緒波動太大,因為對峙的目的,是讓自己沉著冷靜地迴應父母的質問,以及父母情緒失控的場景。

說到底就是,對峙不是要報復父母,而是敢於直面他們,徹底克服面對他們的恐懼、告訴他們實情,以及為日後的關係定位。

掙脫原生家庭的桎梏,學會和父母對峙開始

再次,下定決心選擇怎樣和父母相處。

臨近畢業,塔拉和母親發信息,想約她單獨見面,但母親拒絕了,因為她不想避開父親和塔拉見面,這一刻塔拉意識到了,從今以後,“他們是他們,我是我”,他們不再困擾她,她只能祝福他們在世界的另一端幸福。

其實,塔拉之所以這樣決定,是因為她看到了整個家庭的思想變得越來越極端,父親在老家成為了神話,母親的藥油被當作上帝之藥,肖恩的暴虐也絲毫沒有減弱,更重要的是,她明白了自己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正如她在回憶錄中寫道:“當我徹底接受了自己的決定,不再為舊怨耿耿於懷,不再將他的罪過與我的罪過權衡比較時,我終於擺脫了負罪感。我完全不再為父親考慮。我學會為了我自己而接受自己的決定,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他。因為我需要如此,而不是他罪有應得。這是我愛他的唯一方式。”

掙脫原生家庭的桎梏,學會和父母對峙開始

寫在最後

掙脫原生家庭的桎梏,擺脫不幸童年對自己的負面影響,需要的是我們自己為此負責,也就是說,人生的選擇權和主動權一直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關鍵在於我們是否用勇氣改變。

有人可能會說,和父母對峙,失敗怎麼辦?

其實根本不存在“失敗的對峙”,正如《原生家庭》一書中說的:“對峙是通往獨立自主道路上最激動人心的階段。無論對峙期間或之後發生什麼事情,只要你有勇氣付諸行動,就是勝利者。”

就像塔拉,和父母對峙後,看似失去了親情,但她贏得的卻是全新的自我,而這要比有毒的父母珍貴得多。

因為生命的意義,是成為自己。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