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一個父親的靈魂追問:我們在為誰養孩子?

2022-05-31由 零散的光影 發表于 母嬰

這不是孩子的幸福時代,卻是做父母的最壞年代,父母對孩子的付出越來越大,對孩子的影響力卻越來越小。

(圖片來源網路)

我承認我不是一個好父親,但我一直在努力去做好父親這個角色。在孩子成長的歲月裡,我時刻提心吊膽,因為我總感覺有一股力量在無形中挑撥分裂我與孩子的關係,讓我的孩子不再是我的孩子,我一直在對抗,但似乎越來越覺得力不從心……

孩子1歲到10歲的時候,作為父母雖然操心,但還基本放心,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基本是我們夫妻的孩子,只要我疼我的孩子,孩子基本都會依戀我,看不到我會想我,看見我了會跟我很親熱。

我不是一個富有的父親,但我努力讓自己的孩子過上好的生活,除了工作,我還要兼職去做其他事賺錢。雖然辛苦,但每次看到孩子親切的面孔、以及幸福的笑容,所有的勞累都煙消雲散,覺得這一切都值得。

做父母的大多都有這樣的感受,這是孩子最純潔的時候,也是做父母最欣慰的時刻。

一個父親的靈魂追問:我們在為誰養孩子?

但孩子10歲之後就不一樣了,他開始迷戀網路遊戲,你不得不承認,這些網路開發商比你更能吸引你的孩子,讓他們沉醉其中。我看過有些孩子,因為父母不管不顧,這些孩子可以迷戀到對父母熟視無睹的地步;而如果父母管得太嚴,打他罵他,他會恨父母。

不管怎麼樣,我必須去努力去拯救,學會跟遊戲作鬥爭,如果任由他沉迷於遊戲,那麼他將不再是我的孩子,我只是為遊戲開發商養兒子。我犧牲了所有的兼職收入,工作之餘儘可能地監督,還好我發現得早,孩子雖然不太情願被我約束,但過了一段時間,總算迴歸正常的軌跡,讓我再次有精力去兼職。

不過就算孩子擺脫了遊戲癮,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對孩子說十句話的影響力,也許還不如網路上的一條負面資訊給他的影響力。

很奇怪,人們接收負面資訊的能力總比接受正面資訊的能力要強,孩子同樣如此。這大概就是為什麼現在很多自媒體,都是搞毒雞湯營銷,或許就是因為負面情緒的傳播力更強。我在此旗幟鮮明地表明我的態度:

觀點可以不同,但言論不能自由,言論是要有一定的原則和底線。特別是對未成年的孩子,言論要非常的謹慎。

一個父親的靈魂追問:我們在為誰養孩子?

孩子12歲的時候,我發現他看的內容除了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外,還喜歡看這些內容:父母皆禍害。我當時都有點震驚,我不敢相信12歲的小孩會看這些內容,我也不清楚他看了真實感受是什麼?

除了喜歡看聲討父母的文章,孩子還喜歡看那些如何做父母的內容,比如:你不知道如何做父母;孩子為什麼不聽話,原因在父母;不合格父母的十種表現……

現在孩子真的早熟,不僅關注壞父母的表現,還很關心父母應該怎麼做。在不合格父母的十種表現中,我幾乎都有,其中一條是隻顧著賺錢,週末沒有陪孩子一起玩……

不得不佩服這些作者的文字那麼會吸引眼球,連這麼小的孩子都被他們洗腦了,週末沒有陪孩子一起去玩就不是合格的父母了?我也做過兒子,在我小時候父親也忙著賺錢養家,而且經常不在家。

可是我小時候看的課外書,關於父母的文章都是說父母多麼不容易,作者心裡是多麼的內疚。我透過這些文字看到了自己父母的不容易,讓我心存愧疚,覺得不好好讀書不好好把事情做好都對不起父母。正是這些文章培養了我的孝心,也培養了我的自律。

但現在這些文字呢?是在告訴孩子說:你之所以不幸福,是父母不夠關心你,你之所以不乖,是因為父母沒做好等等,總之把一切原因歸罪與父母。發表這些言論的專家是在教小孩怎麼仇視父母嗎?他們真的瞭解廣天下父母的艱辛與苦心嗎?那些背井離鄉的農民工與孩子分離,我們不能為他們解決問題,反而在給孩子灌輸對父母的埋怨合適嗎?

如果我小時候也看到這些文字呢?會對父母是什麼樣的感覺?不用說,父親的偉岸形象將會蕩然無存,轉而開始挑剔父親,埋怨甚至厭恨父親。

一個父親的靈魂追問:我們在為誰養孩子?

我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被這些文字洗腦,更不想被這些文字破壞我們父子的關係,但我不能因此隔絕他與網路的聯絡,畢竟這是他所要面對的現實生活,這種粗暴的方式只能適得其反。但同時我又要想方設法避免他受這些文字的負面影響。

我做到了嗎?說實在,真的很無奈,我對抗不了整個社會環境,我只能盡責地努力去嘗試。

很多人把現在年輕人的很多問題都歸罪於父母,但又有幾個人真正感受,在這個時代做父母的痛苦。隨著孩子的長大,父母的壞形象被不斷放大,而父母好的一面對孩子的影響力越來越小。

孩子14歲時開始叛逆,一次妻子因為說某個他喜歡的明星的“壞話”,引起了他不滿,最後竟然跟妻子吵起來,而且越吵越激烈,言辭尖銳惡劣。我回家聽到這些話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些話已經失去對母親最基本的尊重。

我忍無可忍,嚴厲地訓斥他不尊重自己的母親,他反駁我:那你們尊重我了嗎?你們有尊重我的感受嗎?

這種似曾相識的臺詞,我應該在影視劇聽過或者在很多文章見過,但以前我從未放在心裡,沒想到被兒子用到現實生活上了,這話的本意或許是在告訴父母懂得尊重孩子,但現在成了孩子的護身符。

一個父親的靈魂追問:我們在為誰養孩子?

說真的我也沒什麼轍,只能以強壓的方式對他說:你要清楚一點,你有什麼不滿,可以跟我們說,但首先是你先尊重我們,我們目前還是你完全的監護人,你的行為舉止我們都要為你負責任,你犯錯犯罪我們都要替你擔責任。第二,我不管你媽媽說這個事情對不對,但你為了一個明星,一個外人,這樣出口傷自己媽媽,是你眼裡沒有媽媽,更談不上尊重,一個不尊重長輩的人談什麼要讓人家尊重你?

他爭辯不過我,但心裡還是很不服:是,我做什麼都不對。聽了他這麼說,我先努力讓情緒穩下來,然後才跟他說:別帶情緒說話,要用事實來說話,是哪一件事你做對了,但我們偏要跟你過不去的,你說出來。

他停頓了很久不吭聲,我決定給他足夠的時間空間:如果現在說不出來,今晚好好想想然後用文字列出來給我。但他最後並沒有能夠列出來,或許他純粹只是情緒話,或許他還是覺得自己委屈,但就算列出來了也說不過我。

第二天的日子風平浪靜,妻子覺得我很懂教育孩子,但我卻感到一股危機。專家說,這個年齡叛逆很正常,讓他覺得自己叛逆理所當然。

但專家是欺負我沒年少過嗎?我不否認,我在這個年紀的時候也有脫離父母約束的逆反躁動,但我內心始終保持一顆尊重父母的心。孩子言辭如此惡劣,這是心裡失去了對父母尊重的反映。

一個父親的靈魂追問:我們在為誰養孩子?

母親節那天,兒子準備了一份禮物給妻子,還寫了一份感人的話。妻子很受用,但我卻很冷靜,我覺得在他這個年齡階段可以跟他說一點深層次的文化了。那天我問兒子,你知道西方人為什麼會有母親節嗎?兒子搖搖頭。

我說:因為西方的孩子十八歲以後就要獨立,為了讓獨立後的孩子不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所以設立了母親節和父親節。但我們不一樣,我們中國的父母和孩子始終是一家人,就算不住在一起也是一家人,就像我們跟爺爺奶奶雖然沒住在一起,但我們都是一家人,一家人就要彼此牽掛、患難與共。我從來不知道什麼父親節母親節,我只知道父親母親,記住他們點點滴滴的恩情。

接下來我跟他講了我跟父親的一件小事,小時候家窮,父親經常在外賺錢送我們兄弟姐妹讀書,有一次過節朋友請他吃一餐豐盛的晚餐,父親竟然吃不下,他後來跟人說,想到自己孩子在家裡沒有好東西吃,自己獨自一人享受不是滋味。這件事後來傳到我耳朵裡,讓我銘刻一輩子,我工作後,有什麼好吃的,都會想起父母親,都會想怎麼樣也讓他們分享到這些好吃的。

對於父母來說,只要孩子有那份心,就算他們吃不到也很暖心。但我的兒子以後會有那份心嗎?我只能盡人事聽天命。

一個父親的靈魂追問:我們在為誰養孩子?

今年兒子已經16歲了,再過兩年就是法律上的成年人了。表面上沒有什麼出格,成績也過得去,我在他面前依然有父親的威嚴感,但他跟我的話越來越少,或許他覺得理所當然,因為專家告訴他,我跟他之間有代溝。

將來他會怎麼看我,是否對我有孝心?誰知道呢?聯想起現在很多年輕人,父母不僅供讀大學、研究生,還要為他們的結婚、買房操碎了心,可以說現在的父母為兒女付出比任何時代的父母都要多得多,也應該比任何國家的父母都要操心,可是這份付出換來的是什麼?是孩子對父母的加倍感恩嗎?對父母的埋怨,對原生家庭的討伐文章層出不窮,而對父母的感恩文章反而是弱勢群體。

我最怕的還不是兒子將來對我的冷漠,而是擔心他也像現在某些年輕人一樣,被洗腦成了某品牌或者某些什麼新鮮事物的孩子,成了消費主義、享樂主義、虛無主義、無情無義主義的孩子,他們屬於吃喝玩樂,屬於明星,屬於手機,屬於車子,屬於房地產,唯獨不屬於父母的孩子……身為父母最悲涼的莫過於此。

一個父親的靈魂追問:我們在為誰養孩子?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為誰養孩子?為自己嗎?過去或許是,因為過去要養兒防老,但在今天,只是希望孩子自己過好一點而已,如果說對孩子的回報有什麼期待的話,那就是希望孩子心中始終掛念自己,讓自己感受到有個孩子的溫暖,別讓自己老了寒心……

這不是孩子的幸福年代,卻是做父母的最壞年代,問題出在哪?其實我們有時候也說不清楚,都說子不教父之過,但有些事已經超出了父母的把控範圍,況且父母也不是聖人,誰又有十足的把握去教好自己的孩子呢?但是再難也要努力去做,至於好與不好,有時候並非自己說了算,只是身為父母要盡一代人的責任……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