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尿床於兒童來說是第三大創傷性事件,父母瞭解原因對症解決是關鍵

2022-03-06由 兒科醫生鮑秀蘭 發表于 母嬰

在小時候,幾乎每個孩子都在床上畫過“地圖”,其實,尿床是很正常的現象,而很多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尿床的情況會慢慢減弱消失。但也有一部分孩子,年齡不小了,卻依然有尿床的習慣。

尿床於兒童來說是第三大創傷性事件,父母瞭解原因對症解決是關鍵

樂樂是一個很內向,很容易自卑的人。他心裡一直藏著一件讓自己覺得很羞愧的事,就是他小時候有尿床的習慣,直到八歲,已經上了小學二年級,依然會頻繁出現尿床的情況。媽媽每次發現樂樂床上的“地圖”,都會有些生氣,於是總是用這件事來批評樂樂,有時候甚至會動手,媽媽想激發樂樂的羞恥心,讓樂樂知道自己的錯誤,可沒料到,打罵一點作用都沒有。而且媽媽還會將樂樂尿床的事情告訴朋友,媽媽的朋友會拿這個事和樂樂開玩笑,這讓樂樂很難為情,漸漸變得自卑,不愛說話。直到樂樂長大,留在心底的自卑扔揮之不去。

有研究表明,尿床是兒童的第三大創傷事件,僅次於父母離婚和吵架,那麼為什麼孩子長大依然會存在尿床的習慣?

1、心理負擔

心理上的負擔容易讓孩子產生焦慮的情緒,從而引發尿床的情況。比如長期與父母分離、父母吵架、和小朋友關係不好、害怕黑夜等,都有可能使孩子精神緊張,心裡不安,這些負面情緒容易引發孩子出現尿床的行為。

2、膀胱功能障礙

正常情況下,孩子膀胱的容量,是可以放下一晚上產生的尿液的。但如果膀胱功能障礙,膀胱功能性容量小,那麼就會出現:產生尿量超過膀胱的容量,因此尿床;如果孩子是敏感性膀胱,也就是說膀胱長期處於收縮狀態,一有尿就需要馬上尿,常會在白天或睡前出現尿頻、甚至尿失禁,也就難免出現尿床的情況。

3、缺少抗利尿激素

抗利尿激素是人體自然產生的激素,是來減少尿液的激素。如果孩子缺少這種激素,那麼孩子在做夢的時候,容易感到控制不好自己的神經衝動,進而造成尿床。

尿床於兒童來說是第三大創傷性事件,父母瞭解原因對症解決是關鍵

那麼,來了解一下五歲以上孩子尿床的現狀:

據統計資料表明:在現實生活裡,大概有15%的孩子在5~6依然會出現尿床的情況,更有少部分孩子在10歲左右還有尿床經歷。

如果孩子尿床,父母該怎麼做?

首先,父母不能因為孩子尿床了就打罵孩子,這種做法會讓孩子的心理因為尿床而產生內疚感和恐懼感;在孩子大一些之後,需要進行如廁訓練,可以訓練孩子晚上起來尿尿的習慣;孩子到了一定年齡,還是出現尿床的情況,父母可以讓孩子跟自己一起處理尿床的後果,一起洗床單,晾曬床單等,這樣能夠讓孩子記住尿床的不好,還可以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如果孩子尿床情況嚴重,應該及時就醫。

父母應該注意,在給孩子進行如廁訓練之前,一定要先做好這幾件事。

1、睡前控制寶寶液體的攝入

睡前喝過多的水,是導致孩子尿床很直接的原因。對於孩子睡覺前的液體攝入,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容易加重孩子尿床的習慣,給孩子帶來很多不必要的危害,所以,父母應該在孩子睡前限制其液體的攝入量。

2、夜間叫醒

父母可以透過觀察,觀察孩子尿床的集中時間點,在睡覺前定好鬧鐘。等到了時間點,及時叫醒孩子,提醒他上廁所。時間長了,到了這個時間,孩子就會自己去廁所。所以這個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孩子尿床。

3、避免給寶寶過大的精神壓力

當孩子尿床時,不要總是給孩子說“怎麼這麼大了還尿床!”、“真是丟人!”、“髒死了!”……這些消極的話語會讓孩子本來就焦慮的心更加不安。在這個時候,父母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理解孩子,愛孩子,幫助孩子。

4、睡前如廁

睡覺之前,再上一次廁所,可以有效緩解孩子的尿床焦慮,同時排乾淨尿液來避免尿床的發生。

尿床於兒童來說是第三大創傷性事件,父母瞭解原因對症解決是關鍵

那麼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進行如廁訓練呢?

首先,要給孩子提供一些學習模仿的機會,讓他知道該怎樣上廁所,慢慢的模仿;

之後,給孩子準備專門的小馬桶,因為孩子還小,大人用的馬桶,型號過大,對孩子而言,不安全,

選擇適合孩子的小馬桶,能夠更好地幫助孩子養成上廁所的習慣,卡通有趣的更好一些,可以激發孩子坐坐便器的興趣;

接著,透過觀察分析,掌握孩子大概的如廁時間,有規律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進行如廁訓練;

還應該注意,孩子弄髒褲子時候,不要急躁,不要一味急著去批評孩子,要有耐心。

小孩子尿床是正常的,但到了五歲以上,還存在尿床的習慣,父母就要高度重視了。其實,尿床的危害很多,所以,父母要未雨綢繆,幫助孩子做好如廁訓練。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