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媽媽寫紙條“考不好打死你”:被嚇唬的孩子有多可憐?

2021-04-17由 心海一隅 發表于 母嬰

35

總第855篇

媽媽寫紙條“考不好打死你”:被嚇唬的孩子有多可憐?

1

剛看到一則影片,1月25日,安徽宿州的一位老師分享了考場上發現的一幕。

老師監考的是一年級,發現有一個學生不時地從筆袋中拿出一張小紙條看,於是老師把這張紙條拿了出來,發現紙條上寫著:

不要漏題,寫完試卷要檢查,穩當些能考好,考不好打死你!寫字一定要清楚,拼音聲調要標上不要忘。

媽媽寫紙條“考不好打死你”:被嚇唬的孩子有多可憐?

這一看就是媽媽寫的注意事項,目的就是讓孩子能夠儘量考到好成績,但是這些話中的“ 考不好打死你”這六個字卻特別扎眼。

這才剛上一年級的小娃娃啊,父母就威脅說考不好要打死孩子,我就想問一句,真的考不好 怎麼辦?真的會打死孩子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沒有哪個父母真的想要打死孩子,但是一個失手把孩子打傷的情況還是時有發生的。

前一段時間,杭州一個10歲的男孩寫作業時拖拉又磨蹭,脾氣暴躁的爸爸,氣得一巴掌甩到 兒子的臉上,結果導致兒子耳朵股膜穿孔,輕度聽力減退。

爸爸後悔地表示:“我只是想嚇唬嚇唬他啊!”父母不知道的是,這種嚇唬已經造成孩子的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傷害。

媽媽寫紙條“考不好打死你”:被嚇唬的孩子有多可憐?

“我警告你,再這麼調皮搗蛋,我就把你扔到垃圾桶裡!”“信不信我一巴掌打死你?你瞧瞧 你這成績,還能見人嗎?”這些話是不是聽著很耳熟?

多少父母因為孩子成績不好,或者表現不乖巧,而在語言上恐嚇孩子,在行動上暴擊孩子,導致孩子整日活在提心吊膽的恐懼中。

殊不知古羅馬的悲劇家塞內加在《致盧喬利烏斯書信集》中說,凡有畏懼的地方,就不會有快樂。

媽媽寫紙條“考不好打死你”:被嚇唬的孩子有多可憐?

2

父母言行猙獰,孩子有多受傷?

前幾日,期末考試成績出來了,幾家歡喜幾家愁,住我家隔壁的王姐卻朝著上初一的兒子強強咆哮:“你看你這分數,還能見人嗎?你活著就是浪費空氣!”

在王姐的一陣怒吼之後,我突然聽到開門聲,趕緊開啟我家門一看,強強穿著拖鞋跑了出來,連電梯都來不及按,順著樓梯就跑下去了。

王姐繼續喊著:“讓他跑!有本事去死啊!”王姐的老公已經跟著強強跑出去了,我心裡祈禱強強一定不要做傻事啊!

多少父母對孩子要求過於嚴苛,一旦孩子表現沒有達到要求,就各種言語恐嚇孩子,甚至在行為上把孩子往外推。

而還有一部分父母雖然意識到父母不能恐嚇孩子,但是卻花錢找別人來嚇孩子,浙江麗水的小夥子駱青君就因為長相比較暴躁,收到了很多父母定製的“恐嚇”訂單。

“你這個小朋友再不聽話,壞叔叔就來你家了!”語言上的威脅加上猙獰的面孔,多少孩子因此被嚇得哇哇大哭,卻不知道都是他們父母在背後操控的。

媽媽寫紙條“考不好打死你”:被嚇唬的孩子有多可憐?

總有父母以為恐嚇會讓孩子聽話,卻不知任何形式上的恐嚇都會在孩子的內心造成巨大的傷害,這種傷害積累起來,要麼傷人要麼自傷。

正是因為近年來類似事件頻發,2019年6月1日開始施行的《江蘇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中,第十一條明確規定: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毆打、恐嚇等家庭暴力行為。”

孩子不是父母光宗耀祖的工具,父母不能因為孩子這樣不好那樣不行,就在言行舉止上恐嚇孩子,只會讓孩子幼小的心靈千瘡百孔。

媽媽寫紙條“考不好打死你”:被嚇唬的孩子有多可憐?

3

父母不嚇唬孩子,應該怎麼做?

教育作家王人平說,沒有什麼能比讓孩子時刻生活在被愛遺棄的恐懼中,對孩子傷害更大的了。

父母到底是孩子成長的助力還是阻力,主要看在親子關係中,父母能給予孩子更多的是尊重、理解、信任和滋養,還是懷疑、否定、控制和消耗。

媽媽寫紙條“考不好打死你”:被嚇唬的孩子有多可憐?

首先,父母轉變“讓孩子畏懼自己”的觀念。

英國戲劇作家莎士比亞在《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中說,人們對於他們所畏懼的人,日久之後,往往會心懷怒恨。

我們的傳統教育觀念裡,都會強調孩子要懼怕父母,目的就是讓孩子聽父母的話,但是卻忽視了孩子因為長期畏懼父母,必定會對父母心生不滿。

父母要清晰地認識到,孩子只是藉由父母來到這個世界的獨立的人,只有父母能夠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才能從根本上轉變讓孩子害怕自己的陳舊觀念。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的是父母的教育引導,而不是恐嚇控制,父母越是能夠意識到這一點,才越能夠做到不恐嚇孩子。

媽媽寫紙條“考不好打死你”:被嚇唬的孩子有多可憐?

其次,父母切記“孩子越嚇越慫包”的準則。

美國科幻小說作家洛夫克拉夫特說,人類最原始且最強烈的情緒就是恐懼,而最原始且最強烈的恐懼就是對未知事物的恐懼。

孩子本身已經對這個未知世界充滿恐懼感了,父母再各種恐嚇孩子,會讓孩子更加畏手畏腳,很難融入到社會中去。

父母想要用言行威懾孩子的時候,一定要三思而後行,記得孩子越是被嚇唬,越是表現不好,才能管得出自己的言行。

當父母實在是摟不住脾氣的時候,就離開孩子冷靜一下,然後再跟孩子就事論事地溝通,平等尊重孩子,才能讓孩子心悅誠服。

媽媽寫紙條“考不好打死你”:被嚇唬的孩子有多可憐?

第三,父母樹立“我們為孩子兜底”的理念。

英國心理學家溫尼科特說:“孩子必須確認自己可以隨時回家,才可以安心地向前發展。”

父母是孩子奮勇向前的後盾,當孩子確信,自己永遠有被父母愛著的把握,才有勇氣去闖蕩外面的世界,並且無所畏懼。

我曾跟10歲的兒子說:“爸爸媽媽永遠愛你,無論你發生了什麼事情,都要記得,爸爸媽媽 會為你撐起一片天空。”

父母的正向表達才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更會讓孩子跟父母的關係貼近一些,彼此支撐著走過每一次的風雨坎坷。

媽媽寫紙條“考不好打死你”:被嚇唬的孩子有多可憐?

4

父母愛孩子,不嚇唬孩子是第一條。

當代知名心理學家羅伊·鮑邁斯特曾在一篇被引用了超過5300次的重磅同名論文中指出,“壞的力量比好強”,他說人類的大腦生來更關注危險和消極的事物。

這個發現同樣適用於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上,父母的恐嚇就是壞的力量,長期經受父母恐嚇的孩子,他們的內心世界就很難正向積極起來。

作家丹•布朗也說,人們花在逃避恐懼的心力,遠比花在爭取自己所要的東西的心力還要多。

孩子的成長原本就要揹負很多的重擔,父母再強加給孩子各種恐嚇和威脅,那麼孩子必然沒有力量去成長為他想成為的人了。

知乎上有位名叫“絃歌緩緩” 的答主說,他是一名高中老師,有一回一名男生站在他辦公桌前,揚著下巴對他說:“你敢叫我爸來,我就從明天開始不上課。”

媽媽寫紙條“考不好打死你”:被嚇唬的孩子有多可憐?

但是他沒有被男生恐嚇住,而是平靜地回答“可以,這是你的選擇。”幾個小時候,男生的爸爸站到老師的辦公桌前,對男生說:

“你要再敢怎麼怎麼樣,我就把網斷了,把狗扔了,你也別再想要老子一分錢!你能耐大你就試試!” 而男生剛才高揚的下巴,這時候已經埋得深深的。

老師這才知道男生就是被父母恐嚇長大的,才會學著父母去恐嚇老師,這樣得不到父母充足的愛的孩子,將來怎麼能健康長大?

父母們請一定要記得,你的孩子應當得到你的愛,而不是你的恐嚇,請讓孩子在愛的氛圍中長大吧,那將是孩子一生的福報!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