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邂逅不同的自己,昇華內在的力量

2021-07-05由 心理諮詢師劉延江 發表于 母嬰

邂逅不同的自己,昇華內在的力量

在生命的旅程中

我們不斷邂逅戴著上千副面具的自己

──卡爾·榮格

“認識你自己”。

相傳是刻在德爾斐的阿波羅神廟的三句箴言之一,也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句。這句名言告訴我們,

人面對的最大的未解之謎正是人自己。

或許你在戰場上指揮千軍萬馬,你可曾解讀自己的內心?

或許你在辦公室內運籌帷幄,你可擁有俯瞰大地的視角?

或許你在股市中叱詫風雲,你可感知無形世界的能量?

或許你在人群裡呼朋喚友,你可知人與萬物的全息感應?

邂逅不同的自己,昇華內在的力量

認識自己:撥開生命的迷霧

人最難的事情就是認識自己。

茫茫上蒼、沉沉大地、悠悠遠古、遙遙未來。

“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是我們要苦苦探討生命的真諦。

夢中依稀、似曾相識、久遠瞬間、星河燦燦。

我的使命是什麼?人的一生總應該把這些迷霧撥開,一窺究竟,不然到最後時刻才知道枉來人生一遭。

成功人士:功成名就卻無限迷茫,人生目標在何處,峰巔在哪裡?

芸芸眾生:忙忙碌碌卻苦勞無功,命運之神在哪裡,怎能脫離苦海?

莘莘學子:寒窗十年卻金榜無名,前程坦途在何處,誰能告訴我們?

殷殷父母:辛勤哺育卻反目成仇,親情孝道在哪裡,怎能消除煩惱?

這一切都是因為不瞭解自己,不瞭解他人,不瞭解在天地間“我”是如何定位的。

人生在世永遠處在各種社會關係中,你是母親的女兒、女兒的母親、丈夫的妻子、上司的部下、部下的上司,在傳統習俗下自己有著不同的角色。

有人看自己熟視無睹。喜歡思考的人看自己則是一個深淵,完全看不明白。人生就像一組謎語一樣,走一段揭開一個謎底。

邂逅不同的自己,昇華內在的力量

昇華自己:瞭解自己的靈魂

都說人生有三個階段:一是索取階段 ;二是貢獻階段;三是回饋自己。我認為還有第四個階段——昇華自己。

人的每個階段都在不停的轉換著角色。年輕時我曾冥思苦索,想象我將來的人生,現在回過頭看,完全不是自己想象的樣子。

沒有干擾的平靜生活給你幸福感,如果這個

日常狀態突然崩潰了,你才會去反思;當生死、愛恨交加時你才會領悟

也有人因為風不生雲不起的平淡生活而厭倦,莫名的焦慮來自自己的心聲,女兒曾說過:“媽媽,早晨叫醒我的不是鬧鐘,而是我的理想!”

要面對自己、給自己一個交代、讓自己死的明白了無遺憾。不要活了一生就像活了一天似的,要給自己的生命不停的撞擊,讓自己每一天都是精彩的,要像鳳凰浴火般的重生! 用生命的激情給每一天留下精彩的畫卷。

覺悟就是了解自己的靈魂——在經過生死愛慾之後,給自己一個交代。

尋找自己的潛力是一條漫長的路,但當你完全擁有自己的時候,你就是佛,你的成功不應只是世俗的成功,你要指引世人走出迷津。

一個對自信沒有知覺的人,他們的意識就會停滯在身體和心靈之間。

意識的停滯是悲苦的開始,他們進入僵化的概念裡,生活中充滿了危機,他們阻止了宇宙能量的流動,飽受疾病的困擾。

他們在毫無知覺中虛度了一生,他們不瞭解生命的目的,一生等於一天的虛度了生命。

邂逅不同的自己,昇華內在的力量

提升意識頻率,挖掘心靈寶藏

蘇格拉底:未經理性審慎的生活是沒有任何價值的。

人生最大的難點是認識自己,人自出生後受到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各種教育,於是在不同場合帶上了不同的面具,泯沒了寶貴的自性光輝。如果能夠了解自己的能量,瞭解自己的意識頻率,找出自己的原動力,提升自己的意識頻率,這就是大智之人。

“奇哉奇哉,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的第一句話,說出了一個他從普通人到大智的轉變,一個對內心世界的領悟,一個潛意識上的轉變。

心理學家及哲學、宗教都會幫助我們看到人生的共同點和多面性,但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答案在我們自己的心中,它只是被一層一層的往事遮住了。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座寶藏,我們要不停的挖掘而不放棄。在挖掘的過程必然獲得心靈成長,從而擁有昇華的力量。

邂逅不同的自己,昇華內在的力量

自己的真實身份:奇蹟的創造者

由於人受多種能量的影響,有時幾種想法同時撕扯你,而造成矛盾、苦悶和猶豫。

梁漱溟說:

“人類不是渺小,是悲慘。悲慘在於受制於他自己”

深深地進入瞭解自己,而對自己有辦法,才得避免和超出了不智與下等。這是最深刻淵博的學問,最高明、最偉大的能力或本領。

人們往往把遼闊圈起來,自己就變得狹小了。而跨越每一道門檻,都需要徹底顛覆自己以往的認知。

假如你知道你是誰,知道你是上天創造的生命中最美好、最非凡、最優秀的人,那麼你將會充滿自信。

可是你不認識自己的真實身份,所以世界上才到處都是有才華的窮人。

你以為你非常卑微。這種認為自己微不足道的觀念是從哪裡來的呢?他可能來自那些你最為重視的人,也就是你的父母、兄妹。

前些時候我招聘員工,一個女孩來應聘,她不像有的人誇大自己的優點,而是訴說自己的迷茫。她說:她媽媽說她將一事無成,我看了她的生命資訊後,覺得她有優秀的潛質就錄用了她,並且告訴她她是優秀的,她聽後渾身充滿了力量。我想她的媽媽為什麼要打擊她呢?再仔細想,我不是有時也會這樣說孩子嗎?親人之間往往會相互貶低。

所以人要開悟,瞭解自我,瞭解他人,瞭解意識是能量和知識的結合,瞭解我們是為了獲得更多的能量與智慧、為了創造而來到世間的,我們自己就是奇蹟的創造者。

邂逅不同的自己,昇華內在的力量

定於當下,邂逅自己

我曾在部落格中寫道——

走過的路,回頭望去,多少故事,多少感動,多少歷練,邀朋友細細品味;

未來的路,展眼看來,漫天彩霞,一輪明月,天高地闊,與知己慢慢分享。

而寫下這段話的兩年之後,我又有了新的感悟:

過去我有——走過的路、未來的路,可惟獨缺少了

當下的路

!可見自己一直活在過去和未來,現在我才領悟到,

當下時刻才是我所真正擁有的。

當下才是我生命過程中的臨在,沒有一刻我們的生命不是存在於當下,任何事情都是每個當下完成的。

可我們卻常常忘記當下。不是活在過去的悲傷或幸福中,就是活在未來的恐懼或憧憬中,在嘈雜的世界裡,我們忙碌著,為了一個外在的目標,不知道自己生命旅程的內在目的,不能仔細傾聽真正自己生命當下的需求。在對當下的壓抑中,時光已經變成過去時,只能用來回憶。

給自己設定目標並努力實現它並沒有錯誤,錯誤是將它代替了臨下對生命對感受的觀察。

成長的歷練是把外在的東西變成內心的力量。而“知天命”就是內心有一種定力去應對外界。

臨在的定靜就是禪定,在禪定中才有可能“頓悟”,頓悟才能在瞬間瞭解自己生命的內在目的,才會有高意識的能量場

如果我們一生都不知自己生命的目的,人云己雲,人為己為,那將無異於行屍走肉,枉活此生。人生一世,就是要完成一個深刻的內在轉變,從而進入靈性的殿堂。

走遍萬水千山,歷盡千辛萬苦,終於領悟:

起點便是終點,終點便是起點,再繽紛燦爛的風光,都不及與自己的內心相遇美妙。

於是我又寫下:

當下的路,四周環顧,鳥語花香,月近星繁,心靈頓悟,和智慧靜靜共渡。

邂逅不同的自己,昇華內在的力量

邂逅不同的自己

不斷的邂逅不同的自己,

就能不斷得到昇華的力量。

以前我會為老而悲,進入50歲,我才發現我進入了嶄新的人生,真正到了實現、創造自我最有價值的階段。

幾十年的打拼已經遺忘了自己真正的使命,到了知天命的年齡一切才恍然大悟。

女兒常為自己青春靚麗而得到人們的青睞和嬌寵而得意,而我卻告訴她,我一點也不想回到那個青澀、懵懂的年齡。

我為自己終於走到能為自己活的今天而狂喜,就像參加一場比賽終於勝出一樣。

更加讓我高興的是,年過半百的我居然夙願已償的就讀哲學博士課程,在幾年前我還不知道我會讀哲學博士,我也不知道我會開始寫作。

現在,我讀書和以前完全不同,不再為讀而讀,教授的一句話可能啟發我無限的想象力。因為

我是用半生的閱歷來解讀經典

,正如古人所云: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院賞月;老年讀書,如欄邊玩月。

教授講到海德格爾十分欣賞老子的名句

“知其白,守其黑”。

我馬上在課堂上寫下我的感悟:

《黑白悟》

光知其白,影守其黑。

白透其空,暗沉於始。

空失其暗,星無以現。

光發於近,暗持於遠。

知其所白,悟其以黑。

黑遠之白,白通於黑。

白晝的天空似乎只有一個太陽,遙遠的銀河也亮不過眼前的一個蠟燭。

人若在宇宙網格中展望世界,請閉上雙眼馳騁你智慧的頭腦,

不要被區區的太陽光遮擋了浩瀚的宇宙。

知其白要知其非獨白,守其黑要知其非真黑。

我已經明白了人所看到的不一定是事物的本來面目——光發於近,暗持於遠。你看到的亮是由於近的緣故,黑暗裡蘊藏著原始能量。光明也不見得都值得讚美,原子彈的蘑菇雲是災難的開始,人有時看問題要閉上雙眼,而馳騁智慧的頭腦,既要有感性又要有理性才能發現真諦。

我曾經寫過這樣的詩形容我如何在找尋自己:

在我的疊夢的世界裡,

藏著一顆神秘的種子。

那是前世的一段記憶,

被深深埋在潛意識裡。

難道我們曾多次邂逅?

為何感覺到那麼熟悉!

朦朧的身影牽引著我,

迷茫的道路循著磁力。

醉人的氣息讓我迷離,

多維的空間感受呼吸。

前世我曾在哪裡腳落,

今生我將在哪裡身棲。

前緣曾是怎樣的撲朔,

後果怎會這樣的迷離。

我要撥開這重重迷霧,

去找尋那生命的真諦!

看著一個個全新的自己向我走來,我驚喜,我渴望著邂逅更新的自己,我急切的想看到昇華後的自己。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