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把父母送養老院行嗎?這個老人的回答轟動朋友圈,點醒無數人

2021-06-29由 國學論道 發表于 母嬰

公眾號:老子論道

把父母送養老院行嗎?

老人的一席話,點醒了無數人:

我們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為什麼呢,因為老人就是一個家搖錢樹的根,誰‘澆’誰旺,誰‘澆’誰好。

一個人如果能孝敬爸媽,把公婆或岳父岳母都照顧好,那麼他的孩子,一定是個賢孝子孫。

今天的老人就是明天的你,現在孝順父母,未來孩子就會善待你。

對孩子來說,最好的老師,就是你自己的言傳身教。

等你年紀大了,子孫既有出息又懂感恩,你就能安享晚年。

有人把老人當寶,在“孝”裡,把日子過“順”;

有人把老人當草,在厭煩嫌棄中,把生活越過越糟。

不孝之人,永遠也無法過好這一生。

​把父母送養老院行嗎?這個老人的回答轟動朋友圈,點醒無數人

- 01 -

父母,是我們的老根

我們與世界的連線,始於父母;

我們所擁有的一切,源於父母。

《屈原列傳》有云:“父母者,人之本也。”

父母,是我們的老根,是成全我們一生的人。

他們低調且含蓄,所以容易讓人忽略他們存在,忽視他們的感受。

父母總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拼盡全力,只為成就我們的枝繁葉茂。

父母總在我們看得見的地方小心翼翼,生怕給我們添麻煩。

年少時教育我們的威嚴氣勢蕩然無存,只剩一臉慈愛與滄桑。

曾看過一篇兒子給母親寫的祭文,裡面滿腹遺憾:

媽媽在時,

“上有老”是一種表面的負擔;

媽媽沒了,

“親不待”是一種本質的孤單。

再沒人催我回家過年了,

才感到我被可有可無了。

為人子女時,才會覺得未來可期。

父母在,有人等我們回家,我們的努力與拼搏才會有意義。

父母去,我們的世界從此再無掌聲。

沒有退路的人,到哪都是流浪,失了根的大樹,始終搖搖欲墜。

​把父母送養老院行嗎?這個老人的回答轟動朋友圈,點醒無數人

- 02 -

百善孝為先,對父母和顏悅色

有這樣一個說法:“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

牆坍塌時,讓我們崩潰的,往往不是直面死神的恐懼,而是情感再無寄託。

再也沒有人,愛我們勝過愛自己,再也聽不見,那聲熟悉的呼喚。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生活中,很多人仗著被父母偏愛的底氣,總以最壞的脾氣對待父母。

所以我們總說,“對待父母的態度,是一個人最真實的人品”。

古時,子夏問孔子,何為孝?

子曰:色難。

《禮記》裡講:“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贍養父母,只是孝順的基礎,對父母和顏悅色,才是孝順的最高境界。

為什麼父母在我們面前,變得小心翼翼?

為什麼父母在我們面前,變得委曲求全?

年齡和身體健康狀況等問題,給父母帶來的無力感,我們往往難以感同身受。

為人子女的我們,只有用發自內心的愛與關心對待父母,才能讓他們無懼衰老。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以和顏悅色對待父母,是生而為人最大的教養。

​把父母送養老院行嗎?這個老人的回答轟動朋友圈,點醒無數人

- 03 -

孝順父母,一生幸福

《寄興》有云:“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我們的父母,或許不完美、不富有,沒有位居高位,也沒能給我們的事業帶來幫助。

但他們已經傾盡自己所能,把最好的給了我們。

生活中,不孝的人總能編出各種各樣不孝父母的理由。

把父母貶得一無是處,認為他們是累贅,阻礙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殊不知,正是自己扭曲的三觀,釀造了悲哀的命運,進而毀掉自己的一生。

父母的生養之恩大於天,為人子女的我們都應該知足感恩。

生兒為人,要記父母的好處,體諒父母的難處,原諒父母的錯處。

以孝善待父母,以愛化解怨恨,方能過好一生。

《百善孝》裡講:“天地重孝孝當先,一個孝字全家安。孝順能生孝順子,孝順子弟必明賢。”

孝,是福報的源泉,順,是家庭和睦的基石。

孝順父母,是刻不容緩的事,善待父母,就是善待自己的晚年。

心懷感恩的人,一生幸福。

​把父母送養老院行嗎?這個老人的回答轟動朋友圈,點醒無數人

- 04 -

父母熬了一輩子,就盼著一家團圓。

生而為人,別因麻煩,而遺忘了孝。

“百善孝為先”,父母對我們恩重如山,要以“孝”反哺,要知恩圖報。

人生苦短,請感恩惜福、善待父母。

你若喜歡,別忘了點贊+

在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