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心理學家李玫瑾:十月懷胎加上長大後的撫養,都不如出生後第一年

2021-04-13由 大果小果媽媽 發表于 母嬰

文 | 果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抱起你就沒法工作,放下工作就沒法養你”,被這句話戳中的父母不在少數。

這也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因為各種緣故,父母不得不把孩子送回老家給爺爺奶奶帶,孩子則成為了眾多留守兒童之一。

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講座上,談到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深遠影響時,提出一個觀點:

懷胎十月,不如養他10個月,出生後的頭一年尤為關鍵,父母要親自撫養。三歲前是情感關鍵期,最好都自己帶。

心理學家李玫瑾:十月懷胎加上長大後的撫養,都不如出生後第一年

為什麼出生後第一年要親自帶?

分離的時間長了,有的父母發現孩子對自己很是生疏,有的父母發現孩子變得膽小了,有的則越發調皮搗蛋了,管也管不住,說不聽罵無用……

身邊有個朋友在孩子出生5個月斷奶後,就把孩子送回了老家,等孩子6歲的時候才接回身邊讀書。

結果孩子調皮得很,還總是頂嘴,打他罵他,就哭著說要回去找奶奶,為此,朋友很是苦惱。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心理學家李玫瑾:十月懷胎加上長大後的撫養,都不如出生後第一年

李玫瑾教授解釋,這其實是父母錯過了孩子的最佳依戀期,失去了對他的心理控制力。

“依戀”是一種特殊的感情關係,幼兒依戀某個人,那麼這個人在他心理的位置和影響力就足夠重,並且當這個人在場時,他會感覺非常安全。

比如說,幼兒大哭大鬧的時候,別的人都不要,也哄不住,但只要熟悉的撫養人出現,抱一抱,安撫一下他,煩躁的孩子很快就能安靜下來。

依戀理論之父約翰.鮑爾比, 將依戀分為兩個時期,一是形成期(6個星期到6-8個月),開始有分離焦慮的苗頭,有認生現象;二是明確期(6-8個月到18-24個月),當母親離開時,嬰兒表現出明顯的分離焦慮和不安。

心理學家李玫瑾:十月懷胎加上長大後的撫養,都不如出生後第一年

他曾對二戰後在孤兒院長大的孩子進行過長期的分析研究。

發現孩子早期與母親分離,會怕到發狂的地步,大叫大哭,發脾氣,甚至自殘,並急切地想找回依戀物件。長期缺乏固定撫養人的孤兒,長大易衝動,為人冷漠。

所以,他提出依戀理論:依戀的作用在於提供一種平衡,平衡嬰兒對安全的需要和對探索經驗的需要。

心理學家李玫瑾:十月懷胎加上長大後的撫養,都不如出生後第一年

在孩子成長的初期,千萬別以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只要讓孩子吃飽穿暖就行,然後就放心大膽的把孩子全權交給老一輩去帶,這樣你就恰恰錯過了孩子的最佳依戀期。

孩子雖小不懂事,但能透過氣味、聲音、容貌辨別最親近的人,父母的缺席,意味著孩子無法從父母那裡獲得依戀滿足感,父母在孩子心理的地位也自然不如固定的撫養者。

所以,建議孩子出生後,尤其是第一年,再苦再累都要親自帶。

心理學家李玫瑾:十月懷胎加上長大後的撫養,都不如出生後第一年

錯過了,是不是就沒有辦法彌補了?

迫於現實,很多父母都無奈把孩子送回老家,等孩子讀書再接回身邊,甚至孩子一直都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無可奈何錯過孩子的最佳依戀期,又該怎麼辦?

雖然事後補救不及出生後第一年,但也別無他法了。

在孩子12歲前,依戀現象一直存在,只不過依戀與年齡成反比,年齡越小越重要,所以,趕在孩子越小之前越好。

在《媽媽是超人》中,黃聖依和6歲兒子安迪的關係由陌生到親密,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安迪從3個月到3歲都是奶奶照顧的,所以非常依戀奶奶,問及爸爸媽媽不在身邊會不會感到孤獨,他說:“不孤單,習慣了”。

心理學家李玫瑾:十月懷胎加上長大後的撫養,都不如出生後第一年

當節目組告知他馬上可以見到媽媽,並且要和媽媽單獨相處四十八個小時時,他很不情願,“奶奶,我不想走!”

一個6歲的孩子,拒絕和媽媽牽手,拒絕和媽媽擁抱。

心理學家李玫瑾:十月懷胎加上長大後的撫養,都不如出生後第一年

甚至拒絕媽媽的任何邀請……這種疏遠和冷淡,看得讓人心疼。

心理學家李玫瑾:十月懷胎加上長大後的撫養,都不如出生後第一年

媽媽黃聖依一開始在這段親子關係裡,也倍覺無力、失落和愧疚。為了贏回孩子的信任,重塑親密關係,彌補自己對兒子多年來缺失的陪伴。

她做了很多的努力:親自陪孩子去參加入學面試;帶兒子去拜訪育兒專家,求專家給她支支招;每晚堅持給兒子讀繪本講故事;陪兒子去親子民宿遊玩互動;向孩子示弱,尋求幫助,給孩子真真切切的陪伴……

心理學家李玫瑾:十月懷胎加上長大後的撫養,都不如出生後第一年

最終,感受到媽媽溫暖的安迪開始主動靠近媽媽,擁抱媽媽,向媽媽撒嬌、表白,迴歸到了一個“真實”的孩子狀態。

正如心理學家所說:“血緣關係是天生的,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卻不是。感情需要透過溝通建立,需要真實的陪伴來維持,需要透過生活的細節升溫。”

孩子和父母感情的建立和加深,必須要有相處時間的長度和頻次,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陪伴,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連結方式。

心理學家李玫瑾:十月懷胎加上長大後的撫養,都不如出生後第一年

父母的陪伴,物質無可替代

有的父母,24小時候和孩子在一起,也不見得就管得好,有的父母,忙於工作,每天只抽出一點時間陪伴孩子,卻依然能把孩子教育得很好,這就是陪伴是否有效的問題。

有效的陪伴,才是孩子成長路上不可或缺的精神糧食。

為了生計,我們都很忙,陪孩子的時間並不是那麼充裕,但希望這幾點建議能幫到大家。

心理學家李玫瑾:十月懷胎加上長大後的撫養,都不如出生後第一年

1、給孩子留點"專門時間"

“專門時間”是家庭教育心理諮詢師帕蒂·惠芙樂所提出,指的是全身心的和孩子在一起,陪著孩子玩耍,關掉手機,遮蔽掉其他雜事。

2、跟孩子之間有感情的互動

積極的互動不僅僅是家長單方面地引導孩子做事;還包括要給孩子留出獨立活動和思考的時間,在孩子主動邀請家長時參與其中,及時迴應。

陪伴中的情感互動,可以快速地讓孩子建立起和父母之間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安全感足的孩子也有更多的精力去發展其他技能。

心理學家李玫瑾:十月懷胎加上長大後的撫養,都不如出生後第一年

3、不把壞情緒帶回家

在陪伴孩子的時候,最好忘記自己的不愉快,別把壞情緒帶給孩子。

研究表明:一個情緒多變的父母,時而回避、冷漠,時而焦慮、易怒,難以和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

孩子的成長每天都是現場直播,忙著掙錢的同時,也別忘了多抽出一點時間陪陪孩子,畢竟錢永遠都賺不完,但孩子長大了,就是長大了,再多遺憾和後悔的彌補,都沒辦法代替當下的陪伴。

※ 作者簡介:果媽,從事教育工作11年,家裡有兩個調皮娃娃。多平臺優質育兒領域原創作者,專注分享科學育兒知識。如果你在育兒路上有什麼困惑,都可以私信我。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個贊,或轉發哦。你們的鼓勵是我不斷前行的動力~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