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一位媽媽的悔恨:千萬別用這樣的方式和孩子“發脾氣”

2021-06-18由 凱叔講故事 發表于 母嬰

一位媽媽的悔恨:千萬別用這樣的方式和孩子“發脾氣”

一位媽媽的悔恨:千萬別用這樣的方式和孩子“發脾氣”

一位媽媽的悔恨:千萬別用這樣的方式和孩子“發脾氣”

文 | 譚小筆

前幾天帶孩子去公園玩,看到另外一群孩子在草地裡嬉戲打鬧。

“琳琳,快過來,我們回家了!”

一位爸爸在遠處喊。

一位媽媽的悔恨:千萬別用這樣的方式和孩子“發脾氣”

孩子們沒有一個人有反應,依然自顧自地瘋跑。

“我數三下,你再不過來我就走了。”

“3……2……1……”

這時,從孩子堆裡走出一個小男孩,朝爸爸跑去。

這場景實在太熟悉了!

因為,面對不配合或者拖拖拉拉愛磨蹭的孩子,“我數三下”是家長們的常用話術。

一位媽媽的悔恨:千萬別用這樣的方式和孩子“發脾氣”

威脅式育兒的背後

家長究竟在想什麼?

前段時間熱播電視劇《小捨得》裡,蔣欣飾演的田雨嵐,每集都在生動詮釋“威脅式育兒”。

她的控制慾體現在插手兒子子悠生活和學習的方方面面。

不讓玩生物景觀,不讓踢足球,班級競選還得按她寫的演講稿來背。

甚至,連吃個西瓜也要阻止,理由是糖分太高導致肥胖,肥胖會影響智力發育和學習成績。

一位媽媽的悔恨:千萬別用這樣的方式和孩子“發脾氣”

如果子悠不按她的意思做,各式各樣的威脅就開始上演了:

你成天玩這些東西,能考上好學校嗎?

遲早有一天給你扔了……

你再這樣下去,你什麼都玩不了你……

我們的生活雖然沒有劇情那麼誇張,但控制慾和威脅確實是中國式家長的日常。

一位媽媽的悔恨:千萬別用這樣的方式和孩子“發脾氣”

如果用得次數多了,或者遇上特別執拗的娃,反而容易激起逆反情緒。

再怎麼威脅他,孩子也不會乖乖按你所說的做了。

要解決孩子不配合的問題,我們不妨先了解一下,家長為什麼喜歡用威脅式育兒?

一位媽媽的悔恨:千萬別用這樣的方式和孩子“發脾氣”

用立規矩,希望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

對一些家長而言,說出威脅的言語,可能只是想要改變孩子某些不良習慣,立好規矩。

比如,孩子總喜歡把飯含在嘴裡,半天不嚼不咽,無論你怎麼引導都沒用。

這時候你只能羨慕別人家“餐餐自覺光碟”的娃。

一位媽媽的悔恨:千萬別用這樣的方式和孩子“發脾氣”

又比如,熊孩子們最喜歡把玩具灑滿整間屋子,玩夠了就揚長而去,留下屁顛屁顛跟在後面收拾的家長。

累得精疲力盡的你忍不住大喊:

你不收拾好這些玩具,以後就不準玩了……

你的初衷是想讓孩子擁有“整理習慣”和明白“規則有序”。

可是,實際上這些威脅言語並不能讓孩子明白這其中的邏輯聯絡。

甚至,只會讓孩子厭倦了跟你溝通。

一位媽媽的悔恨:千萬別用這樣的方式和孩子“發脾氣”

快速解決當下問題

還有些時候,父母的威脅言語,只是為了快速解決當下問題。

比如文章開頭那位叫孩子快走的爸爸,也許是因為他們接下來有別的行程;

又比如,孩子一直在磨蹭著穿衣穿鞋,但眼見上學就要遲到了,父母情急之下會說出:

我數三下,立刻穿好上車。

父母越是想要快速地解決問題,就越是用簡單粗暴的語言,同時也越是把事情往相反方向推進。

一位媽媽的悔恨:千萬別用這樣的方式和孩子“發脾氣”

一位媽媽的悔恨:千萬別用這樣的方式和孩子“發脾氣”

威脅式育兒

對孩子來說意味著什麼?

去年有個熱搜,浙江一位民警正在處理交通事故。

一男子突然停車問:“小孩不乖,你們要不要帶走?”

一位媽媽的悔恨:千萬別用這樣的方式和孩子“發脾氣”

該男子本想用民警威脅車裡不聽話的孩子,結果反而被民警教育了一番。

畢竟,這樣的行為真的會給孩子留下陰影啊。

網友們紛紛表示支援:

感謝警察叔叔替孩子教育了“熊家長”。

一位媽媽的悔恨:千萬別用這樣的方式和孩子“發脾氣”

當孩子聽到威脅,他們真正恐懼的並不是你的“倒數三下”,而是這背後的“放棄”。

“爸爸媽媽不等你了”

“沒收你的玩具”

“下次不帶你來玩了”

“再哭醫生就會來給你打針了哦”

……

語言是帶有能量的 。

孩子從父母和養育者負面的情緒和語氣中,感受到了不被理解。

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不安全依戀的迴圈模式。

一位媽媽的悔恨:千萬別用這樣的方式和孩子“發脾氣”

人際神經生物學開創者Daniel J。 Siegel博士在《心智成長之謎》中描繪了“不安全依戀關係”的迴圈圖:

當孩子的需求被忽略或被攻擊,焦慮就產生了。

如果一直在這樣的迴圈裡,父母與孩子的親子聯結就會斷裂。

沒有了“安全基地”,孩子的安全感自然也就無從談起。

最後,孩子也許會聽你的話,但只是出於恐懼。

一位媽媽的悔恨:千萬別用這樣的方式和孩子“發脾氣”

生長在這樣的氛圍裡,孩子容易長成討好型人格。

“你怎麼這麼不聽話!”

幾乎是中國家長面對孩子忤逆自己的口頭禪。

在孩子心中,會有一個感覺:

“我只有乖乖聽話,爸爸媽媽才會愛我。”

威脅式育兒雖然滿足了家長們樹立“權威”的心理,但卻很容易帶來一個只是表面上乖巧懂事的孩子。

這類孩子的內心,隱藏著一個小心翼翼且自卑的脆弱靈魂。

一位媽媽的悔恨:千萬別用這樣的方式和孩子“發脾氣”

被稱為“天才少女作家”的蔣方舟,在紀錄片裡回憶了自己的孩童時代。

媽媽在她小時候就說:

小學生在畢業之前都必須出書,要不然會被警察抓走。

此時,恰是警察的爸爸也在一旁點頭幫腔。

此後,她七歲開始寫書,九歲出版散文集,後來成為南方都市報最年輕的專欄作者,被清華破格錄取……

別人眼裡的天之嬌女,卻在《圓桌派》和《奇葩說》上發表了關於“討好型人格”的演講,引起熱議。

一位媽媽的悔恨:千萬別用這樣的方式和孩子“發脾氣”

究其原因,無非是她生長於權威型家長的氛圍中。

而且因成名過早,周圍也總是充斥著各種“權威人士”的建議。

這讓她不敢表達真實想法,不願與他人產生衝突,擔心不被別人喜歡……

“我只有聽話,只有迎合他人,才會得到愛”的想法根植心底。

一位媽媽的悔恨:千萬別用這樣的方式和孩子“發脾氣”

也就是說,威脅式育兒帶來的危害遠不止引發當下的情緒崩潰,更是長期損害著孩子的自尊感和親密關係。

一位媽媽的悔恨:千萬別用這樣的方式和孩子“發脾氣”

育兒先育己

學習建立“合作式”親子關係

年輕一代的父母,很多都意識到了或者從育兒實踐中體會到了:

說教、監控、懲罰並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要如何在“父母的期待”與“孩子的內心認同”中找到教育之道,成了我們共同面對的課題。

向內看:作為父母,你的期待是否合理?

從孕期開始,也許你已經開始閱讀各類育兒書籍,身懷各種育兒觀念和方法。

但在實踐過程中,卻屢屢碰壁。

這時候,我們可以先審視一下自己的期待和希望,以及它們形成的原因。

如果你執著於“照書養”,與別人“對比養”,繼而嚴格要求孩子達到各專案標。

那麼,你依然掉進了“要求服從,想樹立權威”的怪圈。

一位媽媽的悔恨:千萬別用這樣的方式和孩子“發脾氣”

其實,這種時候最需要做的,那便是向內看:看自己期待是否合理、是否操之過急。

與其被外界的標準控制,還不如先看看自身的情況。

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情緒及目的是什麼?

Lawrence Cohen在《遊戲力養育》一書中提到,人們很喜歡把關注點放在問題上,卻忘了換個認知角度看問題:

「孩子一直把飯含在嘴裡」

解讀A: 孩子不聽話,不好好吃飯。

解讀B: 孩子可能現在並不餓。

「孩子不願意上床睡覺」

解讀A: 孩子不配合,是個“磨人精”。

解讀B: 孩子白天沒見到媽媽,想跟媽媽再待久一點。

「孩子出門拖拖拉拉,半天穿不好衣服鞋子」

解讀A: 這孩子就是性子溫吞,行為磨蹭。

解讀B: 孩子是不是需要我的協助?

「孩子遇事喜歡哭」

解讀A: 這孩子太敏感了。

解讀B: 孩子的共情力和觀察力好強啊!

解讀A和解讀B是不是充滿了不一樣的情緒?

教育家Magda Gerber說:

“當你懷抱嬰兒時,不僅要用身體去擁抱他,還要用思想和心靈去擁抱他。”

只有當孩子感受到父母真正的理解和懂得,才能放鬆下來,尋求自我成長。

一位媽媽的悔恨:千萬別用這樣的方式和孩子“發脾氣”

用“選擇式”替代“威脅命令式”,把主動權交給孩子

父母們其實總是習慣以自己的立場和出發點為孩子考慮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要麼損害孩子的自主權,要麼招致孩子更大的反叛。

Jane Nelsen在《正面管教》中指出:

一個人的長期行為從根本上來說源於內心認同而不是外界壓力,比如威脅。

所以,我們可以試著把命令式語氣改為平等協商,給孩子提供選擇。

“你扔掉了碗,是在對什麼生氣呢?”

“剛剛不回答我,是不開心嗎”

“不想出門,是為什麼呢?”

“合作式”的親子關係是沒有強制和控制意味的。

將決定權和自主權交還給孩子,從而獲得他們的真正認同。

養育關係是“雙向”且“流動”的。

我們並非完美父母,但可以做與孩子一起終身成長的父母。

—— End ——

一位媽媽的悔恨:千萬別用這樣的方式和孩子“發脾氣”

作者:譚小筆,前媒體人/國際教育從業者,二級心理諮詢師,立志與孩子共同成長。部分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一位媽媽的悔恨:千萬別用這樣的方式和孩子“發脾氣”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