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星座 > 正文

古傳五行知識,入門必看

2021-04-11由 明燈易學組 發表于 星座

針對易學界對十天干生旺死絕表的應用存在嚴重分歧,本文從考古文獻和古代文獻出發,溯本追源,考證五行寄生十二宮的起源和演變,並論證其在以命理學為主的象數學中的實用價值。

1、目前據考古文獻記載,五行寄生十二宮最早的源頭是戰國時期的天水放馬灘秦簡。天水放馬灘秦簡的時期:戰國秦昭王38 年(公元前267年)。

古傳五行知識,入門必看

《天水放馬灘秦簡綜述》提到《日書》乙種第七類為《五行書》,原文如下:

木生亥,牡卯者未。乙63

火生寅,牡午者戌。乙229

金生巳,牡酉者醜。乙230

水生申,牡子者長。乙231

這是關於五行與地支關係的一段重要材料。可惜由於照片不清晰和釋文有誤,未能引起研究者的注意。現將此文與《淮南子?6?1天文訓》所載五行地支關係對照:

木生於亥,壯於卯,死於未,三辰皆木也。

火生於寅,壯於午,死於戌,三辰皆火也。

土生於午,壯於戌,死於寅,三辰皆土也。

金生於巳,牡於酉,死於醜,三辰皆金也。

水生於申,壯於子,死於辰,三辰皆水也。

放馬灘秦簡《日書》除了缺“土”一行以外,其餘各行的地支排列與《淮南子》相同。區別較大的是,放馬灘秦簡的生、牡、者,在《淮南子》中作生、壯、死。其“牡”字,是“壯”字的誤釋或通假。其“者”字,則是“老”字的誤釋或通假。這樣,根據《淮南子?6?1天文訓》的正文,我們可以將放馬灘秦簡《日書》的“五行書”改釋如下:

木生亥,壯卯,老未。

火生寅,壯午,老戌。

金生巳,壯酉,老醜。

水生申,壯子,老辰。

放馬灘《日書》明文區分生、壯、老三個階段,並且以代表生的亥、寅、巳、申居前,代表旺(壯)的卯、午、酉、子居中,代表墓(老)的未、戌、醜、辰列後。這與後代五行家所使用的三合局完全一致。由此證明先秦時代的確已有完整的三合局存在。

2、《淮南子》:此書撰著於景帝一朝的後期(公元前143年),而於漢武帝劉徹即位之初的建元二年(公元前141年)進獻於朝廷。《淮南子。天文訓》所載五行地支“生、壯、死”關係是先秦的繼續。

直到隋朝《五行大義》,對五行與地支的關係則有全面敘述,此即五行寄生十二宮理論的首次出現。

3、《五行大義》:共五卷。隋蕭吉撰。傳稱蕭吉出身齊梁宗室,祖父是梁武帝蕭衍之兄、長沙宣武王蕭懿。

《五行大義》一書在中國術數史上極有價值,因為它傳承了漢晉南北朝幾百年的術數成果。據專家考證,《五行大義》資料的積累和初稿的編撰,很可能開始於584年~594年。

《五行大義。論生死所》引文:

五行體別,生死之處不同,遍有十二月,十二辰,而出沒。

木,受氣於申,胎於酉,養於戌,生於亥,沐浴於子,冠帶於醜,臨官於寅,王於卯,衰於辰,病於巳,死於午,葬於未。

火,受氣於亥,胎於子,養於醜,生於寅,沐浴於卯,冠帶於辰,臨官於巳,王於午,衰於未,病於申,死於酉,葬於戌。

金,受氣於寅,胎於卯,養於辰,生於巳,沐浴於午,冠帶於未,臨官於申,王於酉,衰於戌,病於亥,死於子,葬於醜。

水,受氣於巳,胎於午,養於未,生於申,沐浴於酉,冠帶於戌,臨官於亥,王於子,衰於醜,病於寅,死於卯,葬於辰。

土,受氣於亥,胎於子,養於醜,寄行於寅,生於卯,沐浴於辰,冠帶於巳,臨官於午,王於未,衰病於申,死於酉,葬於戌。

古傳五行知識,入門必看

戌是火墓,火是其母,母子不同葬,進行於醜,醜是金墓,金是其子,義又不合,欲還於未,未是木墓,木為土鬼,畏不敢入,進休就辰,辰是水墓,水為其妻,於義為合,遂葬於辰。昔舜葬蒼梧,二妃不從,故知合葬非古。然季武子云:“自周公已來,未之有改。詩云:谷則異室,死則同穴。蓋以敦其義合,骨肉同歸,水土共墓,正取此也。”又以四季釋所理歸於斯。

高堂隆以土生於未,盛於戌,壯於醜,終於辰,長【辰】為水土墓,故辰日不哭,以辰日重喪故也。袒踴之哀,豈待移日。高堂所說,蓋為浮淺。其生王意,又別是一家。

《五行書》雲:“土雖有寄王於火鄉,生於巳,葬於辰,然土分王四季,各有生死之所。

辰土,受氣於申酉,胎於戌,養於亥,生於子,沐浴於醜,冠帶於寅,臨官於卯,王於辰,衰病於巳,死於午,葬於未。

未土,受氣於亥子,胎於醜,養於寅,生於卯,沐浴於辰,冠帶於巳,臨官於午,王於未,衰病於申,死於酉,葬於戌。

戌土,受氣於寅卯,胎於辰,養於巳,生於午,沐浴於未,冠帶於申,臨官於酉,王於戌,衰病於亥,死於子,葬於醜。

醜土,受氣於巳午,胎於未,養於申,生於酉,沐浴於戌,冠帶於亥,臨官於子,王於醜,衰病於寅,死於卯,葬於辰。”

《孝經援神契》雲:“五行,土出利以給天下。”

《龜經》雲:“土,木動為辰土,火動為未土,金動為戌土,水動為醜土。”又云:“甲乙寅卯為辰土,丙丁巳午為未土,庚辛申酉為戌土,壬癸亥子為醜土。”

凡五行之王,各七十二日。土居四季,季十八日,並七十二日,以明土有四方,生死不同,此蓋卜筮所用。

若論定位王相及生死之處,皆以季夏六月為土王之時。《禮記》雲:“中央土在季夏之後。”此則歲之半,處四時之中央,天社,地神,人鬼,又並在未,坤亦在未卦,主於土,故云:“土德於未,終於醜。”

易曰:“西南得朋,東北喪朋。”此則明土王定在於未,墓定在辰也。

五行皆以父母臨官中生者,取其盛壯能生養義。唯金在火中生者,巳中有方壯之土,能生金也,金非火不革其形,故金在火位中生。又云“金生鬼中”者,金父土戊己,寄治丙丁,父不能獨養,要須母也,金在南方值己火,金得火方化,金化而水生,戊己土有化生之水,則金不畏火,己含水氣,則金之繼母也。

五行皆以葬後之月而受氣者,以其死還復生,神氣不絕故也。

以上《五行大義。論生死所》引文。

據《五行大義。論生死所》製表如下: (表1)

這張表就是最早的五行寄生十二宮。受氣,今做絕;生,今做長生;王,今做帝旺;葬,今做墓。

《五行大義》有一句重要的話,也就是《論生死所》的最後一句:“ 五行皆以葬後之月而受氣者,以其死還復生,神氣不絕故也”。“死還復生”,即生死輪迴,先秦陰陽家與道家並無輪迴轉世理論,所以《五行大義》五行寄生十二宮顯然受到佛法影響。我們知道,佛法在中國自漢明帝始興,至南北朝為高峰,隋唐持續。《五行大義》正是醞釀於南北朝時期,不可能不受到佛法的影響,況且蕭吉祖父之弟就是歷史上對佛教貢獻最大的梁武帝。

佛法有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無明,行,識,相當於受氣階段,名色相當於胎,六入相當於養,觸相當於生,受,愛相當於沐浴,取近冠帶,有近臨官,生近帝旺,老近衰病,死近死葬。

《五行大義》敘述習慣與今不同:《五行大義》敘述起於受氣,胎,養,終於病,死,葬。這更符合人生歷程。今之五行寄生十二宮敘述起於長生,沐浴,冠帶,終於絕,胎,養。

五行中的四象木火金水與地支十二宮關係完全形成,但是對於中央土,出現寄行於寅,而且衰病合併為一項都是在申,理論上仍不圓滿。

當時仍然對此存在其他的說法,如有“高堂隆以土生於未,盛於戌,壯於醜,終於辰,長(辰)為水土墓”之說,蕭吉認為“高堂所說,蓋為浮淺”。

蕭吉又引《五行書》雲:“土雖有寄王於火鄉,生於巳,葬於辰,然土分王四季,各有生死之所。列表如下:(表2)

這個四季土的生旺死葬表以後並沒有流傳。因為受氣一項是兩個地支,理論也不圓滿。

五行寄生十二宮的起源和演變2(命理學演變與土的寄生)(文/李守力)

【本文主題】星命術到八字命理的演變,水土同行與火土同行的演變。

前文(五行寄生十二宮的起源和演變1)重點論述了“五行生旺”自戰國、西漢到隋朝的起源和演變。以1986年發現的天水放馬灘秦簡(公元前267年)為最早,公元前143年《淮南子》繼承了先秦“五行生壯死”理論,直到隋朝初年《五行大義》五行寄生十二宮正式形成。

又,後來1998年考古發現的孔家坡漢簡《日書》(公元前195年)“水生申,壯子,老辰;木生亥,壯卯,老未;火生寅,壯午,老戌;金生巳,壯酉,老醜。”(103—104號簡)。

這無疑是公元前267年天水放馬灘秦簡的持續傳承。

李零先生對九店楚簡96~99號簡(公元前278年)的考證,認為簡文生旺墓陰陽消長之意已在其中。由於簡文缺失太多,對於同一簡文,劉樂賢、陳松長、李守奎等並未支援李的觀點,最後結論尚難肯定。

所以我們仍舊把五行寄生十二宮最早的源頭確定在戰國時期的天水放馬灘秦簡時代。

《淮南子?6?4天文訓》之後, 五行大義之前, 比較有影響力的論述則為:

《京氏易傳》卷下:“寅中有生火,亥中有生木,巳中有生金(亦云上生之位),申中有生水。醜中有死金,戌中有死火,未中有死木,辰中有死水。土兼於中。”此仍然沒有超出“生壯死”的範疇。(京房:公元前77-前37年)

隋朝初年《五行大義》一書,標誌五行寄生十二宮理論正式形成。關於土的寄生,歷來爭議很大,所有的觀點都在《五行大義》裡列出。

先秦竹簡不見土之寄生,只有木火金水。

《淮南子》認為“土生於午,壯於戌,死於寅,三辰皆土也”,此是火土同行的濫觴。

《五行大義》首先提出“土,受氣於亥,胎於子,養於醜,寄行於寅,生於卯,沐浴於辰,冠帶於巳,臨官於午,王於未,衰病於申,死於酉,葬於戌”,此是火土同行的繼續。但當時已經出現了水土墓的說法,如有“高堂隆以土生於未,盛於戌,壯於醜,終於辰,辰為水土墓”之說,蕭吉認為“高堂所說,蓋為浮淺”。可見“水土同墓”尚屬非主流理論。

古傳五行知識,入門必看

但是後來的發展,“水土同行”理論卻脫穎而出,與“火土同行”理論平分秋色,兩者旗鼓相當。研究這一課題,我們必須回到隋唐前後時期的天文學星命學大背景中去。

至於中國占星學何時朝向命理學發展,從江曉原博士《天學外史》、《天文西學東漸集》,李零《中國方術史》,以及薄樹人教授編《中國天文學史》的敘述,可判斷應是在魏晉南北朝,印度占星學隨著大量佛經東傳後,結合中國本土的陰陽五行學說慢慢地蘊釀發酵,而在隋唐開花結子,有以下8個證據可以說明中國七政四餘與印度占星學的關聯:

1。黃道12星座的名稱出現在中國是隋《日藏經》、唐《宿曜經》傳入後才見到的,雖然中國也有類似12次的稱呼,但兩者名稱及意義完全不同,應知道黃道12星座是重要因素之一。

內容來源:明燈易學網;明燈國學,中國易學實踐人

頂部